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作为全球第一个由政府监督管理的股票期权交易市场,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批准下正式成立。该交易所推出了标准化股票期权合同,并开始进行买权的交易。起初,只有16种股票的期权合约可供交易,第一天的成交量仅为911张合约。但随后,交易量迅速增加,到1974年3月,成交量已超过1972年OTC市场全年的交易量。同年全年成交合约所代表的股数,甚至超过了美国证交所全年的股票成交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交易所也相继加入股票期权交易业务。1974年美国证券交易所、1975年费城证券交易所、1976年太平洋证券交易所和中西部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股票期权交易。直到1977年3月,SEC批准上述交易所可进行股票卖权交易。1982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开始从事股票期权交易。
与场外交易(OTC)相比,交易所内的股票期权具有标准化合约、规范的运行规则和监管制度等优势,更方便一般投资者进行交易。这克服了OTC市场规范性和流动性不足、交易成本较高等缺陷,因此股票期权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股票期权交易中心。交易的股票期权种类已从1973年CBOE成立时的16家最热门股票发展到1400多种,其中包括在证券交易所和NASDAQ交易的最活跃的美国股票和外国公司股票。
CBOE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期权交易所,也是全美第二大金融证券交易所。该交易所拥有在证券交易所委员会注册的300000多个经纪商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开办股票期权业务。1978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荷兰的欧洲期权交易所都开始进行股票期权交易。20世纪80年代以后,股票期权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交易所都开始了股票期权交易,并且交易量不断增加。
此外,还有许多交易所推出以股票为原生产品的期权品种。根据The1998IFRHandbookofWorldStock&CommodityExchanges的资料显示,在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个证交所及期交所中,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32家交易所进行股票期权的交易,其中21家是证券交易所。
经理股票期权制在现代企业治理制度中的创新应用。该制度给予公司经理人员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允许他们在未来以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这种制度旨在解决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通过激励经营者追求长期利益,减少道德风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效果。该制
1982*温哥华证券交易所1984智利*圣地亚哥证交易所丹麦*哥本哈根证券交易所芬兰*赫尔辛基证券与衍生品交易所法国巴黎期权交易所(MONEP)1987德国德国交易所1990中国香港*香港证券交易所1995意大利意大利衍生品市场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1989*大阪证券交易所1987荷兰阿姆斯特
1973年4月26日,全球第一个有组织的、规范化的、由政府监督管理的股票期权场内交易市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成立,同时推出了标准化股票期权合同,正式挂牌交易。1977年3月SEC批准上述交易所可进行股票卖权交易。由于在交易所内的股票期权是
包括选择权买入者即买主,选择权卖出者即卖主,中间商、经纪人等。如果是看涨期权,期权交易的股票协定价格应比当时的市价略高;如果是看跌期权,期权交易的股票协定价格应比当时市场略低。合同须注明选择权合同的截止日期,规定何日到期失效。它限定期权购买者必须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