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证券法 > 证券法法律法规 > 证券法法规 > 财产权利证券化的作用有哪些

财产权利证券化的作用有哪些

时间:2024-07-1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7423
财产权利证券化是一种社会化的现象,他表达了一种标准和结果。一般来说证券券面所记载的债权与证券本身是不可分离的。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财产权利证券化的作用的相关资料。以供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财产权利证券化的积极作用

具体化抽象的法律关系

财产权利证券化通过证券的权利设定或证明作用,将抽象的财产关系具体化为证券形态。这使得人们更容易理解和认识财产关系的法律要求。举例来说,持有股票可以明确股东的股权关系,从而了解他们享有的股东权益。

简化复杂的法律关系

财产权利证券化简化了财产关系的形成过程。通常情况下,证券上的权利是通过一定的法律行为产生的,取决于权利主体的意思表示。通过证券形式,可以简化权利产生的过程。例如,国库券反映了国家与认购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面对众多的认购人,国家通过发行国库券的方式,只需要认购人按统一标准缴纳认购款项并领取国库券,就能完成借贷行为,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这将复杂的合同订立过程简化为国库券的买卖活动。对于大规模的投资活动,发行证券是实现投资目的的基本法律机制。这种简化过程不仅节约了合同订立成本,还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使特定的财产关系能够广泛而迅速地形成。

增强固定法律关系的流动性

财产权利证券化使得固定的法律关系具有流动性。通过证券转让,可以实现证券上的财产权转让的法律效果。在证券转让过程中,不需要与证券发行人协商,只需要证券持有人自行决定是否转让,从而增强了特定财产关系的流动性。例如,股票反映了公司与股东之间的投资关系,但股票持有人可以自由地向他人转让其投资额,即通过股票转让将本人的投资权转让给他人。在股票转让过程中,股东既不需要与公司协商,也不需要与其他股东协商。

将特定财产关系信用化

财产权利证券化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形成财产关系的信用基础。通过将财产关系符号化,保障证券的物质内容的真实性,并在保持信用个别化的基础上,强调了信用社会化。证券发行人在合法拥有证券后,应对社会公众承诺履行相应的义务,如国库券的兑付、股票持有人的股息和红利提取等。因此,国家对证券发行人的发行信用予以严格的法律要求,包括资信状况和经营信用等方面。同时,对降低证券信用的行为也予以严厉制裁,以促进证券信用的良好状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的定义及主体

    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的定义及其主体。虚假陈述和信息误导行为主要指在证券市场中,行为人对相关事实、性质、前景等作出不实陈述或诱导,导致投资者受骗。涉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新闻传播人员、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等。为维护市场秩序,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禁止

  •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法律义务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法律义务,包括禁止质押或出借客户证券、向证券发行人提供证券持有人名册及相关资料,保证证券持有人名册和登记过户记录的真实准确,妥善保管原始凭证,确保业务正常进行,以及设立风险基金等。

  •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

    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的范围,包括发行人相关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相关人员、发行人控股公司相关人员、职务相关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机构人员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在内幕信息公开前,这些人员不得进行买卖证券、泄露信

  • 认真进行投资前的风险评估

    投资前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介绍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分析内容。同时提出了规避和控制风险的三大投资原则:债券投资期限梯形化、债券投资种类分散化和收益与风险匹配原则。文章还介绍了运用有效的投资方法和技术进行债券期货交易套期保值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风险收益分析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第101号
  • 公司证券发行的基本条件
  • 股权众筹的法律构建
证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