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交付与债权让与的主要差别在于其性质。指示交付是指由第三方实际占有标的物,而债权让与是指债权人通过合同将债权转移给第三方,但不改变债权关系。当指示交付发生时,标的物应当交付给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实际占有,此时,转让人为完成交付,将对第三方的返还请求权转让给受让人,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例如,出卖人将已经出租或由他人保管的标的物出卖时,可以将对承租人的租赁物返还请求权或对保管人、仓储人的返还请求权转让给买受人,以代替标的物的实际交付。常见的指示交付方式包括将提单、仓单交付给买受人,以代替货物的实际交付,这种情况也被称为拟制交付。
当事人还可以通过指示交付来设立质权。根据《物权法》第26条的规定,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如果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指示交付的成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当事人必须有转让所有权的合同。其次,让与人应当将所有权转让的事实通知标的物的实际占有人。
债权让与具有非要式性。债权人与第三人就让与债权达成一致意见后,债权让与合同即成立。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外,债权让与合同无须特别形式的合同。债权让与合同是否书面形式并不影响其效力。对于已经作成债权证书的债权进行让与,虽然需要交付债权证书,但这是履行附随义务,而非债权让与的成立要件。
债权让与具有无因性。债权让与是基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可能基于买卖、赠与,也可能是代物清偿。不论其原因及其有效性如何,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并不受直接影响。这就是债权让与的无因性。无因性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流转的安全性,并保护善意受让人的利益。
债权让与是一种处分行为。债权让与将债权作为一项财产进行处分,因此,让与人必须具备处分权限和处分能力。未经债权人追认,无处分权人让与他人债权的行为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一方将合同的权利、义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时,应当取得合同另一方的同意,并且不得牟利。对于依法应当经国家批准的合同,需要经过原批准机关的批准。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原合同有其他约定的除外。
根据《物权法》第26条的规定,如果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并负有交付义务,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行使追债权的法律依据。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中的债权并向债务人追讨债务。继承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行使追债权,但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在债务人死亡后,如果继承人尚未确定,债务人可以选择将借款提存或依法拍卖或变卖标的物。债务并不因债务
中国个人债务危机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破产清偿债务、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和诉讼清偿债务等主要手段。同时还介绍了兼并清债、债转股、申请债权保全以及行使担保物权等处理方式。法院处理个人债务纠纷时,会审查起诉、进行缺席判决或中止诉讼,并公告传唤债务人应诉。全文
债权债务转让协议中涉及房产的处理方式,包括合同变更、权利转让给第三人、通知债务人的规定以及债务人转移义务的规定。同时,针对公司分立后债权人如何请求偿还债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向任意一家公司索要全部债务和分别向分立后的各公司索要债务两种方式,但债权人
如何取回被转让的抵押车辆问题。如果债务人未经债权人同意私自转让抵押车辆,转让行为无效,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撤销。抵押人转让抵押物需通知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并告知物品抵押情况,否则转让无效。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债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可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并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