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债权人撤销权消灭
时间:2023-10-2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撤销权一般依附与很多事务之上,其中合同撤销权就是其中一种。如果需要行使这种撤销权,需要向相关单位进行申请的,才可以行使这种权利,也可以不行使这种权利。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债权人的撤销权及其成立要件
债权人的撤销权是指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财产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给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况时,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取决于债务人的行为是否是无偿行为或有偿行为。
在无偿行为的情况下,只需要满足客观要件;而在有偿行为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满足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是否构成诈害行为时,不能机械地套用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概念。应综合考虑行为的主观状态、客观状态和行为的效果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判断。
撤销权的消灭情况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撤销权人只能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合同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人只能是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中受损害的一方当事人。
一、撤销权消灭的情形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5条的规定,撤销权消灭的情形包括:
-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二、撤销权消灭的形式
撤销权消灭的形式有以下两种:
- 在法定的行使期间内,撤销权人未行使撤销权,则该撤销权消灭。各国对撤销权的行使期间都有一定的限制,规定必须在一定期间内行使,一旦期间过去,撤销权也消灭,不能再行使。撤销权的法定行使期间为1年,是固定期间,不可中止、中断或延长。该1年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计算(如知道或应当知道受欺诈之日起计算)。如果撤销权人在此期限内未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因期限的过去而消灭,相应地,可撤销合同也变为有效合同。对于撤销的事由,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划分,区分欺诈和受胁迫之间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应有不同的起算。
- 撤销权人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该撤销权消灭。撤销权人能够放弃其撤销权。权利的特点是权利人可以放弃其权利,否则权利就不能称之为权利。因此,作为撤销权人享有的专属权利,撤销权人在拥有行使权利的同时也有放弃行使的权利。在可撤销合同中,撤销权人可能会选择放弃行使撤销权,这是撤销权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应予尊重。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草案增加规定,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
合同法草案的新规定,强调了合同履行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为防范合同欺诈而增加的不安抗辩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等条款。这些新规定将有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市场欺诈行为,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
债权的实现方式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
双重除斥期间具体以哪个为准
双重除斥期间的相关内容。两个除斥期间均为有效,其中第二个除斥期间是最长的。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时受到双重除斥期间的限制。除斥期间是法律规定的民事权利有效存续的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其不会中断、中止或延长,且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
-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
债权人撤销权的时效问题。撤销权的期限分为一年和五年,取决于债权人是否知道撤销原因。债权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撤销权,否则将失去权利。同时,债务人放弃债权的行为若给债权人造成损害,可被债权人撤销。法院会对撤销请求进行审理,依法判决撤销行为。这些规定为债
-
合同保全的两种方法
-
债权债务撤销权的相关规定
-
合同保全制度与合同相对性原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