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权是指权利人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形成权可以分为财产法上的形成权和身份法上的形成权。
财产法上的形成权包括债权性形成权和物权性请求权。债权性形成权包括追认权、终止权、选择权、买回权、解除权、撤销权、撤回权、抛弃权、抵消权、免除权等。物权性请求权包括撤消权、所有权的抛弃,他物权的抛弃、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典物回赎权等。
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分为纯粹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和身份财产上的形成权。纯粹身份法上的形成权包括婚约撤销权、婚约解除权、婚姻撤销权,离婚请求权、婚生子女否认权、子女认领权、监护资格辞去权、遗嘱撤回权等。身份财产上的形成权包括继承人和受遗赠人对继承权或受遗赠权的抛弃、遗产分割权等。
形成权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细分。一种分类是根据是否为法定形成权或约定形成权,大多数形成权为法定形成权,而约定形成权是根据合同中的约定而产生的权利。另一种分类是根据是否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或非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绝大多数形成权属于非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而通过诉讼行使的形成权则需要通过法院的确认才能发生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效果。
抗辩权是指义务人因请求权人行使权利而有权拒绝其应为给付的权利。抗辩权可以分为广义的抗辩权和狭义的抗辩权。
广义的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不仅限于对请求权的行使,还包括其他权利的行使。
狭义的抗辩权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即当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有权拒绝其请求。
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典、台湾地区民法典以及我国的《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并没有对抗辩权给出明确的定义。只有《担保法》对抗辩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其定义为债务人根据法定事由,对抗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权利。
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债务并不属于形成权的范畴。债务与债权存在相对性,债务人的债务履行主体与债务人是合一的。债权人免除债务并非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因此不属于形成权的一种形式行为。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的区别和行使条件。两者在性质、产生条件、作用、适用情况和权利行使方式上有所不同。不安抗辩权旨在保护先履行一方,避免其因后履行一方丧失履行能力而受损;而先履行抗辩权则旨在保护后履行一方,防止其因先履行一方不适当履行而受损。两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