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抗辩权 >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时间:2024-07-23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261
现代社会,人们都比较谨慎,但凡可能发生争议的事,都会想签个合同,为的就是保障双方的权利顺利行使。那么,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通过这个问题带来了以下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各位读者朋友有所帮助。

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根据大多数大陆法系合同法的理论,先履行抗辩权适用条件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互负债务且具有对价关系

先履行抗辩权和同时履行抗辩权只能发生于同一双务合同中。因此,单务合同和不完全的双务合同均不能产生先履行抗辩权。

二、异时履行

先履行抗辩权适用于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异时履行是指双方履行债务的时间顺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买卖合同一般采用同时履行主义,但对于租赁、承揽、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一般应采用异时履行主义。

三、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

如果履行期尚未届至,先履行方只能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而无法停止履行。

四、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

先履行方必须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在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这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 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能力: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的原因包括财产显著减少(如经营状况恶化、财产转移、资金抽逃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劳动能力丧失(适用于提供劳务或完成工作的合同)、特定物丧失(适用于给付特定物的债务)以及其他情形。
  2. 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发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 先履行方对事实负有举证责任:先履行方主张先履行抗辩权时,必须提供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而不能凭主观猜测。否则,先履行方将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票据抗辩权的规定

    中国票据抗辩权的相关规定,包括其限制和种类。票据抗辩是为了保护债务人的权益,但需要进行限制以保证票据流通性。《票据法》对票据抗辩作出了具体规定。票据抗辩分为对物的抗辩和对人的抗辩两大类,前者基于票据本身的问题,后者基于债务人与特定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 抵消权的定义和条件

    抵消权的定义、条件和抵消通知的要求。当合同双方互负债务时,可以进行债务抵消,即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清偿,实现债务消灭。债务人主张抵消权需满足多种条件,如双方互负债务、债权均已到期、债务同种类或同一性质等。同时,债务人发出抵消通知时不得附加条件或期限。

  • 担保人的抗辩权

    担保人的抗辩权的类型和特征。担保人的抗辩权分为一般抗辩权和专属抗辩权,其中一般抗辩权不受保证责任方式的限制,保证人可以独立行使,目的是保护自身权益并延缓或免除保证责任的承担。而专属抗辩权则是保证人专门享有的对抗债权人之请求权的抗辩权。

  •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性质和成立条件。不安抗辩权是一种延期抗辩权,允许一方在对方无法履行合同或有不能履行合同的风险时中止履行,直到对方提供证明其履行能力或担保为止。不安抗辩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双务合同当事人一方应先履行义务且对方存在履行障碍。行使此权利需要慎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不安抗辩权
  • 保证责任的分类与先诉抗辩权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