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及其适用解释的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如果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保证人将免除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保证期间将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对于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前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情况,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将从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根据担保法及其适用解释的规定,要起诉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主债权人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对主债务人主张权利,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其次,在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判决或者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二年内起诉保证人。如果超过起诉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债权人将无权起诉一般保证的保证人。
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一般保证中,当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时,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也同时中断或中止。这意味着当主债务的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时,起诉保证人的诉讼时效也会同时中断或中止。这一规定旨在保障主债权人先起诉主债务人,等待判决结果后再起诉保证人,以保障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的行使。
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一般保证的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一并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将债务人和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然而,在判决书中必须明确指出,只有在对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才需要承担保证责任。这意味着法院可以简化诉讼程序,受理债权人将债务人和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一并起诉的案件,但必须在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只有在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无法全部履行债务时,才能对保证人进行执行。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行使先诉抗辩权后,债权人有义务先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如果债权人放弃或者怠于行使权利,导致该财产无法被执行,一般保证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在其提供的可供执行财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这一规定从实体上保障了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构成和效力。构成条件包括双方存在同一双务合同、债务存在先后履行顺序等。效力方面,后履行一方有权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当时拒绝其履行要求,且行使不安抗辩权时仍可行使顺序履行抗辩权,拒绝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不构成违约。
行使履行抗辩权的规则。对于先履行抗辩权,当对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时,可以选择不通知对方,未通知不构成合同责任;而对于不安抗辩权,应及时通知对方。对于先履行义务一方存在重大瑕疵或部分履行的情况,行使先履行抗辩权时应通知对方,给予对方改正机会,以减小损失。
主合同尚未开始履行就解除的,保证债权没有发生,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时对债权人应行使抗辩权,但由于其过错未行使,而向债权人承担了可不承担的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则丧失了对主债务人的求偿权。
抗辩权是权利人所享有的对抗对方当事人请求权的权利。其作用在于阻止对方请求权的效力,其典型形式有双务合同中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以及保证人的检索抗辩权等。抗辩权的作用在于防御,而不在于攻击,因此必须有他人的请求,始有行使抗辩权的可能,如同时履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