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迟延时,债权人有权行使代位权。然而,该法并未明确规定履行迟延是否是代位权成就的必要条件。
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是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怠于行使权利的表现包括:在到期时不主张权利或延迟行使权利。如果债务人已向第三人提出请求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则不能认定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然而,这一界定仍不够完善。
认定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应同时具备三个要件:应行使、能行使和不行使。应行使是指债务人若不行使权利,则对次债务人的权利可能会消灭或丧失。能行使是指债务人客观上有能力行使权利。然而,如果债务人被破产宣告,其权利应由破产管理人行使,债务人则不能行使相对第三人的债权。不行使是指债务人客观上消极地不行使权利。只有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才能认定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债务人已经行使了权利,即使不尽如意,债权人也不能行使代位权。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注意事项。债权人需拥有对债务人的合法债权,债务人需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债权不属于债务人自身专属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客体范围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
合同上的代位权及其构成要件。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并给债权人带来损害时,债权人可代替债务人行使其债权。行使代位权的前提是存在两个合法的债权,债务人怠于行使债权并损害了债权人利益,且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代位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当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债权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具有衍生性、保护性、法律约束性和直接归还性等特点,并非请求权范畴。在行使过程中需遵守
债权人代位权的构成,包括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务必须合法且确定,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已到期,且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自身。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到期债权为限。选择律师咨询时,考虑当地律师经济便捷,熟悉当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