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担保 > 代位权 > 债务冲抵成债主如何行使代位权

债务冲抵成债主如何行使代位权

时间:2024-04-17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8398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债务关系可能是比较混乱的,如果既有债务也有债权,那么债务和债权就可以相互抵消,抵消之后成为债主一般应该怎样行使自己的代位权?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债务冲抵成债主如何行使代位权

案情简介:债务冲抵成债主

原告李*阳多次向第三人孙*宏借款,截至2012年1月2日,孙*宏仍欠李*阳本金及利息1030000元,并出具了欠条。同时,孙*宏也多次向被告张*华借款,欠款总额为500000元。孙*宏在某某商场享有债权,但商场一直未支付。2011年11月20日,孙*宏与张*华约定,商场的债权归张*华所有,待张*华追回欠款后,40%归张*华所有,用于冲抵劳务费及开支,剩下的60%归孙*宏所有。后来,张*华从商场追回现金1120000元和一辆价值250000元的汽车,并与孙*宏达成一致意见,从追回款项中扣除孙*宏欠张*华的500000元。目前,孙*宏在张*华处享有债权322000元,但孙*宏未采取诉讼或仲裁的方式主张权利。李*阳认为,孙*宏享有张*华的到期债权,但没有及时行使,导致自己的债权无法实现。因此,李*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华向其支付660000元。

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还款322000元

经审理,法院认为,孙*宏欠李*阳1030000元未还,张*华从商场追回1370000元,其中40%归张*华所有,剩下的60%归孙*宏所有。双方协商一致,从中扣除孙*宏欠张*华的500000元。综上,孙*宏在张*华处享有322000元债权(1370000元的60%减去500000元)。孙*宏未行使对张*华的到期债权,侵犯了李*阳的合法权益。因此,李*阳有权行使代位权,要求张*华向其支付322000元。关于张*华声称与孙*宏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辩解,但未提供证据,法院不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张*华在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向李*阳支付现金322000元。

律师说法:如何行使代位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在本案中,经债务冲抵,孙某在张某处享有322000元的合法债权,但孙某未采取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向张某追讨借款,未行使自己的权利,导致李某的债权受到损害。此外,孙某对张某的债权不具有专属性。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李某有权向张某主张行使代位权,要求张某偿还借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

    债权人代位权的成立要件及行使注意事项。债权人需拥有对债务人的合法债权,债务人需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并对债权人造成损害,且债权不属于债务人自身专属的债权。代位权的行使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客体范围限于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期债权。在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中

  • 未经确认的债权能行使代位权吗

    关于代位权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争议。主要讨论了未经确认的债权能否行使代位权的问题,同时阐述了代位权的客体范围、行使方式和行使效果等内容。摘要认为,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只需提供一般证据证明债权的存在,法院应受理。代位权的客体范围具有金钱给付内容的到

  •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是什么

    代位权的概念性质和特点。代位权是法律法规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当债务人未积极行使债权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具有衍生性、保护性、法律约束性和直接归还性等特点,并非请求权范畴。在行使过程中需遵守

  • 债权人权利和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债权人权利和债权人代位权的法律特征。债权人权利为相对权,是财产上的请求权,而债权人代位权是债权的从权利。当债务人怠于行使权利影响债权人到期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代位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使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其费用由债务人承担。陷入法律纠纷需

  • 债权人的代位权的构成是怎样的
  • 物上代位权超额赔偿款归谁?
  • 一般代位求偿要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