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新《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自主地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当事人之间债务的清偿也应属于意思自治的范畴,当事人协商清偿债务的行为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当协商偿债无法达成一致时,债权人企业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的判决保证自己债权的实现。当然,协商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不经协商直接向法院起诉。
当债务企业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企业应依法及时申请债务人企业破产,以保证自己的债权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
兼并清债是指一个企业通过以现金购买或者以股份交换其他企业的资产或股份,将其他企业吸收合并而使之失去法人资格或者对其他企业形成控股,以改变其法人实体,由存续企业或控股企业对被吸收企业或被控股企业的债务进行清偿的方式。企业兼并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的组合效能,优化经济结构,并能够妥善处理债务人企业的遗留问题。企业兼并后,被兼并企业的债务由兼并企业承担,被兼并企业的职工由兼并企业安置,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债务的清偿,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债转股是指债权人企业与债务人企业通过协商将债权人的债权按其价值折合为股份,使债权转化为股权,从而使企业债务得以消除的偿债方式。债转股作为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造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债权保全是指债权人依法申请有权机关采取相应措施,以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保证自己债权实现的方式,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新《合同法》中债权保全制度的确立为债权人申请债权保全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为保证债权的实现,我国《担保法》规定在债权之上可以设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留置权和质押权。依据物权优于债权的原理,在债务人不能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变卖、拍卖担保物并以其价金优先受偿。然而,在实践中,不少债权人未重视担保物权的作用,未要求债务人提供应有的物权担保,或即使债务人提供了物权担保,也未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积极行使担保物权,导致自己的债权无法得到实现。
债权的实现方式,包括债的担保和债的保全两个方面。债的担保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等。债的保全则涉及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等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债权转让的权利效力和转让条件等。通过法律措施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实现,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债权人代位权纠纷诉讼代理的四种类型,包括法定代理、法定代表、指定代理和委任代理。这些代理类型在诉讼中的权利与义务各不相同,主要围绕无行为能力人或法人、非法人团体的代理制度展开。法定代理和法定代表基于法律规定,指定代理适用于无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
连环债务中的代位权行使问题。针对丁是否可以越过丙和乙直接向甲行使代位权,存在不同观点。同时,关于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的诉讼地位也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原告地位、被告地位和第三人地位。文章还讨论了代位权行使的法律依据和债权合法性的审查问题。
民法典中代位权的构成要件,包括债权人对负债人拥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负债人对下一个债主也有相应的债务关系,以及债务超过现象的存在和债务人不对下一债主的债权有专属性等要求。同时,《民法典》对于代位权诉讼和行使代位权的费用承担等问题也有详细规定。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