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担保物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以某财产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中优先受偿的行为。
1.担保方式的不同:保证是以人的信用作为担保,而担保物权是以物的价值作为担保。
2.担保对象的不同:保证是通过第三人的信用来实现债权,而担保物权是通过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来实现债权。
3.债权人的支配权:保证人的财产仍然可以任意支配和处分,债权人不能因此认为自己的利益可能受损而向保证人提出抗辩;而担保物权中,债权人直接或间接支配或者可以取得特定财产,当债权无法清偿时,可以直接以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实现债权。
4.清偿顺序的不同:在同一债权中既有保证又有担保物权时,债权人优先行使担保物权来实现债权,不足部分的债权才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行使担保物权的,保证人不再承担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范围内的保证责任。
1.都是一种担保方式:保证和担保物权都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保障债权得以实现的一种有效方式。
2.都能增强债权人的受偿机会:通过保证人的信用或担保物的交换价值,债权人都能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获得一种实现债权的安全利益。
3.都能增强债务人的信用:通过保证或担保物的交换,债务人能够获得债权人的信任,为自己的经济物质发展及利益提供保障。
1.保证人的信用作为担保,能够增强债权人的受偿机会。
2.保证人的信用可以促使债务人增强履行债务的积极性。
3.保证人可以通过保证获得债权人的信任,为自己的经济物质发展及利益提供保障。
1.担保物权是以物的价值作为担保,债权人可以直接或间接支配或者取得特定财产,增强了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安全性。
2.担保物权在清偿顺序上优先于保证,债权人可以先行使用担保物权来实现债权。
3.担保物权可以免除保证人对放弃担保物权范围内的保证责任。
保证和担保物权虽然在担保方式、担保对象、债权人的支配权和清偿顺序上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打造诚信社会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担保物权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担保物权是从物权的一种,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担保物权涉及他人的所有物,具有属性特征、预先约定性、可靠性、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担保的种类包括人的担保、物的担保、金钱担保和反担保等。反担保的范围在担保法中有所规定,但也存在一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个人债务是有优先清偿权的,多个债权人分别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抵押债权优先受偿。一份生效法律文书确定金钱给付内容的多个债权人对同一被执行人申请执行,执行的财产不足清偿全部债务的,各债权人对执行标的物均无担保物权的,按照各债权
满足上述2个条件即可成为担保物权人。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担保物权设定后,担保物价格上涨,债务人就无权要求减少担保物;反之,担保物价格下跌,债务人也
可以优先受偿的债权,包括基于所有权和担保物权而享有的债权、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破产企业所欠税款、工程建设款等。《执行规定(试行)》第九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查封、扣押或冻结的财产有优先权、担保物权的债权人,可以申请参加参与分配程序,主张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