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定担保物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债务的履行,因此是从属于债权的一种从物权。它的存在与债权的存在相一致,随着债权的转移而转移,随着债权的消灭而消灭。
2. 担保物权是设定在他人所有物上的,即担保物的所有人可以是债务人或其他第三人,对债权人来说都是他人的所有物,因此是他物权。
3. 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债权人需要对担保物享有一定的物权,以确保其具有物权的效力。债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包括所有人)的干涉,并享有追索权。即使担保物落入他人手中,债权人也可以追随主张其权利。同时,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行使对担保物的处分权,以获得优先受偿的权利,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
担保物权是一种古老的民事制度,在中国古代已有质押和抵押的形式。在西方,罗马法中已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定。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中对担保物权的规定更为详尽。担保物权制度已成为当代各国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担保物权的四个主要特征及其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主债务的履行,赋予债权人对担保财产优先受偿权;只在特定财产上设定;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属于物权的一种;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担保物权的设立、无效情形、转移和消灭等相关法律规定。
债权申报中的特别情形。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工债权、利息请求权、待定债权、连带债权、连带债务人的代位求偿权等概念,并指出相应情形下如何进行债权申报。文章还涵盖了连带债务的债权人权利、待履行合同相对人的赔偿请求权等内容。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当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可选择担保方式。若无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若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其放弃范围内减轻或免除责任。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保中,保证人处于第二担保地位;而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中,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