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押权以及留置权。
抵押权是指在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过程中,债务人或第三方将财产抵押给债权人,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
质押权是指在为担保债务的履行过程中,债务人或第三方将动产出质给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时,债权人有权优先受偿。
留置权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优先受偿。
针对上述三种担保物权在同一动产上并存的情况,即设立了抵押权、质押权,并且动产又被留置的情况,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清偿的先后顺序。
案例:A厂向B厂借款150万元,将一批机器设备质押给B。后A又向C银行借款200万元,经B同意后以同一批机器设备做抵押,并办理工商登记。一月后又向D借款100万元,用该批机器设备向D提供抵押担保,但未办理登记。设备在B处因保管不善发生损坏,送去E处修理,修理完成后,B拒绝支付修理费用,E将该批设备留置。当三笔借款均已到期且A无力偿还欠款时,该批机器设备应按何顺序清偿上述四个债权。
根据法律规定,抵押权与质押权是根据当事人合意而成立的,而留置权则是法定的担保物权。因此,在上述三种权利并存的情况下,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对于剩下的抵押权和质押权,如果抵押权已经进行了法定登记,那么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押权人受偿;如果抵押权未经登记,那么质押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
根据本案例,该批机器设备应按照以下顺序清偿:首先是E的修理费用,其次是C银行的欠款,然后是B的债权,最后是D的债权。需要注意的是,质押权人有义务妥善保管质押财产,因此修理费用应由B承担,并在偿还B的债权时进行扣除。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当保证和物的担保并存时,债权人可选择担保方式。若无特别约定,两者都有清偿责任。若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其放弃范围内减轻或免除责任。债务人自己提供的物保中,保证人处于第二担保地位;而第三人提供的物保中,债权
重复抵押的定义及其合法性,阐述了重复抵押的价值和公示的重要性。文章指出,重复抵押充分利用抵押物的价值,为融资提供更广泛的渠道。我国法律规定超出抵押物价值的部分不可再次抵押,同时对于同一财产有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情况,规定了清偿顺序。
担保物权,是与用益物权相对应的他物权,指的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不动产或动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而不转移占有所产生的担保物权。一般来说,债务人对于自己负担的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