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当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存在错误时,可以申请更正登记。如果权利人不同意更正,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异议登记。登记机构应当根据权利人的书面同意或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情况下,予以更正。异议登记是利害关系人对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物权归属等事项提出异议的一种方式,旨在保护其权利。
异议登记的最大意义在于保护物权的真正权利人。一旦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该物权在争议阶段将受到警示。如果买卖双方继续交易该房屋,买受人将承担潜在风险。异议登记成立后,买受人将不再受到善意取得制度的保护,其信赖利益将不再受到保护。
目前的产权登记制度将房产登记和房产确权合二为一,属于政府房地产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只要颁发了《房地产证》,确权即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利害关系人发现产权登记存在错误时,只能向政府部门提出复议。如果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然而,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只审查登记机关登记行为的程序和实体合法性,往往忽视异议人提供的证据。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救济途径单一,使得行政复议变成多余的程序,浪费当事人的时间。同时,司法和行政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导致法院对于已颁发《房地产证》的房产确权或变更登记的民事案件不予立案,要求当事人通过行政途径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复议。然而,政府主管部门却表示会依据司法部门的裁决结果重新登记确权。这使得当事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无所适从。
《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打破了异议登记的单一救济程序。它允许利害关系人向登记机关申请异议登记,并在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确权的民事诉讼。申请人必须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民事诉讼,否则异议登记将失效。
在债务人破产的情况下,抵押权人的追偿权和破产债权的类型等相关法律问题。根据《担保法》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抵押物可以折价、拍卖或变卖以清偿债务,且抵押担保的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破产债权包括无财产担保或法定优先权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担保债
债权质押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债权质押是以债权作为质押标的进行质押的方式,是常见的权利质押形式。在我国《担保法》中,汇票、支票等可质押的债权,质权人在特定情况下可兑现或提取货物,但必须在通知出质人的前提下进行。如果兑现或提货日期在债务履行期之后,债务人未
物权确认纠纷的相关内容。物权确认纠纷涉及物权成立、内容和归属的纠纷,包括所有权确认、用益物权确认和担保物权确认等类型。该纠纷的适用范围主要涉及法律规定以外的物权确认纠纷,如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纠纷,以及土地以外的动产和建筑物所有权的确认纠纷。根据法律规
物权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同享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参照本章规定。物权法中的共有制度是专为所有权的共有而规定的,但实际生活中,并非只有所有权才能共有,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均可共有。比如二人以上共同享有一块土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本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