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抵消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在符合特定条件下,通过各自的债权抵消自己的债务,从而产生法律效力的行为。法定抵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双方互负债务:债务抵消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互相拥有债权和债务,只有同时具备债权和债务,才能实现债务抵消的效果。
2、双方债务均已到期:债务抵消的目的是清偿债务,因此只有在到期债务的情况下,才能行使债务抵消权利,否则只能强制对方履行债务。
3、债务的种类、品质相同:债务抵消要求互负债务的性质和特点一致,例如都是支付金钱或其他物品。如果偿还债务的物品质量、规格、等级有差异,原则上不允许抵消,但如果一方主动以自身品质较好的物品与对方品质较差的物品进行抵消,这种情况是允许的。
协议抵消是指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将各自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相等额度内消灭的行为。协议抵消与法定抵消的目的都是在相等额度内消灭双方的债务,但两者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1、抵消根据不同:法定抵消源于法律规定,而协议抵消源于当事人双方的协议。
2、对抵消债务要求不同:法定抵消要求抵消的债务种类,任何一方都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消。而对于协议抵消,双方必须达成一致,不能单方面进行抵消。
3、对抵消的债务期限要求不同:法定抵消的双方债务均已到期。而协议抵消可以涉及到期债务,也可以涉及未到期债务,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即可进行抵消。
4、程序不同:法定抵消在行使抵消权利时,应当通知对方,否则抵消不会产生法律效力。而协议抵消只要双方当事人真实表达意愿即可。
债务免除的法律特点,主要包括免除为无因行为、无偿行为的特点以及不受特定形式的限制等。债务免除需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作出,并可附条件或期限。此外,债权人无需提供对价即可放弃债权,不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
债权转让与代位求偿在成立要件、法律后果以及解决企业三角债的价值功能方面的区别。债权转让需要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而代位求偿则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直接向次债务人行使权利。在法律后果上,债权转让消灭让与人与受让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而代位权诉讼中
债务转移的定义、条件、合同方式和法律依据。债务转移是合同债务人、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将合同债务转移给第三人承担,必须所有相关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且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债务转移的方式包括债务人与第三人达成协议并经债权人同意,以及债务人、第三人和债
抵销系以在对等额内使双方债权消灭为目的,故以双方债权的存在为必要前提。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问题。在破产程序中,破产债权人对其享有的债权,无论是否已届清偿期,无论是否附有期限或解除条件,均可抵销。例如,以不作为债务抵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