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必须拥有可相互抵销的债权。可供抵销的债权是指具有执行力的债权,没有执行力的债权不能被抵销。双方的债权必须已经到期。然而,对于已经到期的债权与尚未到期的债权进行抵销,可以被允许。对于破产企业拥有的尚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清算之前可以进行抵销,但所得到的期限利益应从债权中扣除。
如果当事人需要提供不同种类的付款,其经济目的也就不一致,那么抵销就无法满足当事人的需求。因此,抵销的标的必须是相同种类的物品或货币,最常见的是货币债务,抵销的标的必须是同一种类的,但数量可以不同。
抵销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因此,任何法律规定不允许抵销的债务,或者根据其性质不能抵销的债务,都不能进行抵销。具有人身性质的金钱债务,如酬金、抚恤金、退休金等权利,不能进行抵销。提供劳务的债务也不能进行抵销。此外,当事人约定不允许抵销的债务也不得进行抵销。
借条的债务转移及其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债务转移需经过债权人同意,新债务人有权主张原债务人对债权人的抗辩,且需承担与主债务有关的从债务,但不包括原债务人个人专属的债务。确保遵守相关法律规定是债务转移合法有效的关键。
甲、乙、丙三方之间的债务转移协议。丙方将其对乙方的债务转移给甲方,包括未履行的全部债务。协议详细说明了转移金额、支付方式及时间,并包含陈述、保证和承诺。协议经三方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且一式三份,各方各执一份。
合同终止的多种条件,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提存标的物等情形。同时,文章还涉及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循的义务,如通知、协助和保密等。合同终止不影响结算和清算条款的效力,这些条款在合同终止后仍然有效。
免除债务的法律特点及其法律效力。债务的免除属于无因无偿行为,无需特定形式,可以是明示或默示的。债权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免除可以附条件或期限。债务的免除会导致债务的绝对消灭,包括利息债务和担保债务等。但债务的免除不得损害第三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