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如下: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前提是,双方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并且这两个债务之间存在对价关系。
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在行使该权利之前,应当先履行自己的债务,并且该债务已经到达清偿期。如果履行期还未到达,先履行方只能暂时停止履行的准备,而无法真正停止履行。需要注意的是,不安抗辩权适用于异时履行的双务合同,即双方履行债务的时间顺序不同,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先履行方需要提供确切的证据,证明后履行方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并且存在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这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根据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可以中止履行:
当事人中止履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如果对方提供适当的担保,应恢复履行。如果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综上所述,不安抗辩权可以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以及存在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行使。希望以上关于不安抗辩权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
在现代社会双务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合同无法履行或难以履行的情况。为了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不安抗辩权制度应运而生。该制度能够为先履行方提供救济手段,保证合同公平性和效益性,降低社会损失。
合同履行中的三大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其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发生在互负到期债务且没有履行顺序的情况下,一方有权在对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抗辩权则适用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债务。而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分为
合同法中的中止履约权和合同解除权。根据立法本意,当事人享有这两项不安抗辩权利,其中中止履约权的行使条件是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可能无法履行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不安抗辩权还可以转化为消灭的抗辩权,权利人可依法行使合同解除权,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和合同关
先履行方的抗辩权在双务合同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时如何保护先履行方的利益。文中介绍了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制度,通过比较两者,分析我国合同法在此方面的立法选择。不安抗辩权的发生需满足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恶化和履约能力丧失或可能丧失两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