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押条款,又称为“流抵押合同”、“流抵合同”、“期前抵押物抵偿约款”,是指在设定抵押权时或债权清偿期届满前,约定债权届清偿期而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即归抵押权人所有的现象。
流质条款,即绝押条款,是指在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不得约定在债务人履行期限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禁止流质抵押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抵押人的利益,同时体现民法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债务人可能因经济困难而提供高价值的抵押财产担保较小债权,债权人可能利用债务人的困境,迫使其订立流质契约,从中获取暴利,这明显不公平。另外,如果抵押财产价值大幅下跌,低于所担保的债权,虽然对债务人有利,但对债权人也不公平。
如果债权人以胁迫或乘人之危迫使债务人订立流质契约,或者债务人基于对抵押财产的重大误解而订立显失公平的流质契约,债务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认定抵押合同无效或行使撤销权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然而,如果债务人无法证明意思表示不真实,法院将不会认定合同无效或可撤销。因此,直接由法律规定流质契约无效可以更好地保护抵押人的正当权益。
流质契约的禁止也符合抵押权的本质属性。抵押权是一种变价受偿权,未经折价或变价就预先约定抵押财产转移抵押权人所有,违背了抵押权的价值权属性。
质押合同的分类及其相关内容。质押合同包括质物、出质人和质权人,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类。动产质押中,如果质物损失或毁损,质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权利质押,如股票、商标等,出质人和质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出质登记。此外,还介绍了存续期间的概念
动产质押案例,涉及自然人甲与乙、丙之间的质押合同以及深圳市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民生银行的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在第一个案例中,分析了甲乙之间质押合同未生效的原因,甲丙之间的质权法律关系,以及丙无权出租车辆的责任问题。在第二个案例中,介绍了C公司通过仓单及
已质押存款的法院保全程序,包括人民法院对抵押、质押或留置财产的保全措施和对股权质押的具体条件。股权需具备可转让性,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内部决策,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
流押条款和流质条款的区别与禁止原因。流押条款指抵押权设定时或债权清偿期届满前约定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现象;流质条款则是转移抵押物所有权的预先约定。我国法律禁止这两种条款,旨在体现民法的公平、等价有偿原则,保护抵押人的利益,以及符合抵押权的本质属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