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无法对抗肖像权和名誉权。著作权人享有该作品的著作权,但作品中的肖像权归肖像权人所有。在著作权和肖像权之间进行比较时,著作权无法侵犯肖像权人的肖像权。例如,一位画家请一位女青年为模特创作了一幅人体画作品,该画作的著作权归画家所有,但女模特对画中的肖像享有肖像权。如果女模特不同意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家就不能行使裸体画作品的著作权。举例来说,几位画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次油画大展,并发行了画册,两位女模特认为这侵犯了她们的肖像权,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作者创作作品和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时,都不能以此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指的是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作品是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形式,而不是思想和情感本身。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并且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
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包括:
(一) 文字作品;
(二) 口述作品;
(三) 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 美术、建筑作品;
(五) 摄影作品;
(六) 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 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 计算机软件;
(九)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不具备作品实质条件的对象不受著作权保护,主要包括:
(一)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二) 为保护国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不适宜以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包括:
-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 时事新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时事新闻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集体管理在著作权领域的作用,指出其并非简单的代理关系,而是信托关系,旨在最大化权利人的利益。文章强调了著作权人需要有版权意识,同时介绍了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作用和法律依据。修改草案旨在解决海量作品授权和权利人无法行使著作权的问题,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可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算。超过两年起诉但侵权行为仍在持续且处于著作权保护期内,法院应判决停止侵权并计算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对诉讼时效作出了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