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连带债务 > 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确认和承担——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适用

雇员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确认和承担——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适用

时间:2024-06-19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4680

案情

原告与被告

原告:陈*金(被上诉人)

被告:林*旺(上诉人)

被告:福建省漳平市象湖半华村民委员会(被上诉人)

2002年9月,漳平市象湖半华村为修建一条村林业公路,该村委会与林*旺签订了承包合同,由林*旺承包该村林业公路建设工程。2002年9月18日,陈*金受村委会的指派,到石钟砻(地名)指报道路界线,上午10时许,林*旺雇佣的挖掘机驾驶员在作业时,将一棵野梨树推倒,砸到陈*金的颜面部,陈*金受伤正欲跑开,又被挖掘机铲下的大石头压伤,造成陈*金身体多处部位骨折。后经医院治疗,仍给陈*金留下伤残。为此,陈*金以村委会与林某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村委会与林*旺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计56798.69元,扣除二被告已支付28600元,二被告应再支付原告人民币28198.69元,并赔偿其精神抚慰金5000元。

判决

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陈*金是在受雇于村委会期间,被林*旺的挖掘机铲伤,因此判决由被告林*旺赔陈*金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法医鉴定费,合计人民币50635.21元。另一被告村委会对被告林*旺的上述债务负连带赔偿责任。林*旺不服,向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是一起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雇佣关系第三人损害而引发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对于原告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二被告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存在了二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

认为,二被告在本起事故中均存在过错,因此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

认为,陈*金的受伤是因林*旺的挖掘机作业不当造成的,应当由林*旺承担赔偿责任,但陈*金是受雇于被告村委会,且在雇佣期间发生的,因此被告村委会要对陈*金的伤害也应承担赔偿责任。村委会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林*旺追偿。

笔者同意第二意见。本案涉及民法上的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多个债务人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全部履行之义务,并因其中一人的履行而使全体债务人的债务消灭。不真正连带债务与连带债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特征:

  1. 不真正连带债务产生原因必须具有不同的发生原因,即债权债务关系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而产生;
  2. 不真正连带债务没有共同目的,各债务人之间没有共同的目的或约定;
  3. 不真正连带债务之间不存在内部分担关系,即使发生相互求偿也非基于分担关系,而是基于终局的责任承担。

根据本案情况,陈*金是受雇于村委会,在雇佣劳动期间受到第三人林*旺的伤害。陈*金可以基于雇佣关系向村委会主张赔偿,村委会应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向陈*金赔偿各项损失。同时,陈*金受伤是由于林*旺的侵权行为造成,陈*金可以基于侵权关系要求林*旺赔偿。村委会和林*旺是基于不同发生原因而偶然产生的同一内容的给付,各负全部履行之义务。陈*金享有两种请求权,但并不意味着陈*金可以获得双重赔偿,赔偿金额应限于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因此,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存在终局责任人,即对于多个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发生应最终负责的人。在本案中,林*旺是终局责任人。如果村委会向陈*金赔偿了损失,可以向林*旺追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

    出租车事故索赔的法律规定,涵盖了人身损害、伤残赔偿、死亡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机动车所有人在事故中的赔偿责任需按照相关法规确定,若其存在过错,如知道或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驾驶人无驾驶资格等情形,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高架侧翻事故责任归属及赔偿责任

    高架侧翻事故的责任归属及赔偿责任问题。事故由运输车辆超载引起,责任归属需根据调查结果确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超载行为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人身损害、残疾或死亡赔偿等。对于超载行为,可以

  •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特征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本质特征,其中包括债务原因的不同、偶然间的债务联系、给付内容的不同以及独立清偿义务等。与连带债务相比,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债务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各债务之间无共同意思联络,给付内容和数额也不同,且债务人各自负有独立的清偿义务。

  • 案情简介

    原告张某与被告李某、王某之间的债务纠纷。原告张某借款给李某,后李某失踪,其母王某承诺两年内还清债务。关于王某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存在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债务转移和保证担保关系,不应让王某承担民事责任。而第二种观点认为形成了并存的债务承担法律关系,

  •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点和区别
  •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解决涉行政机关为被执行人案件问题的通知
  • 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