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带债的效力分为外部效力和内部效力两个方面。外部效力指的是连带债权人之间以及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内部效力则指的是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求偿关系。
在连带债权中,每个债权人都有权向债务人请求全部债务履行,而债务人也有权向任何一个债权人主动履行全部债务。当债权人接受了债务人的全部履行后,他的债权也同时消灭。在连带债务的情况下,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履行全部债务。债权人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个、几个或者全部请求给付,也有权向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个或几个请求部分或全部给付。被请求的债务人不能以还有其他债务人为由相互推诿,也不能以分摊为辩护,即不能因为给付请求超过自己应分摊的份额而拒绝给付。只有当连带债务全部履行之前,所有债务人对未履行部分仍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关于连带债务中的事项是否对其他债权人或债务人具有效力,各国立法并不一致。从多个债权的角度来看,一债权人或一债务人所产生的事项,不应对其他债权人或债务人产生效力;但从连带债务具有同一目的的角度来看,一债权人或一债务人所产生的事项,其效力应当影响到其他债权人或债务人,这就是有涉他效力的事项;而对其他债权人或债务人没有效力的事项则被称为无涉他效力的事项。德国民法对有涉他效力的事项的规定较为狭窄,法国民法的规定较为广泛,日本民法的规定则介于两者之间。我国的民法对此并未作出规定。
根据连带债务的消灭时效的不同起算点,以下情况应当被视为有涉他效力的事项,其效力影响到其他债务人:
连带债的内部效力指的是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各债务人之间的求偿关系。在连带债务中,每个债务人承担的给付义务在债权人的角度来看是不确定的,因为债权人可以向任何一个债务人请求全部或部分给付,也可以不向其请求给付。但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每个债务人所应承担的债务通常是确定的,并且这种确定是在连带债务成立时就已经确定的。当连带债务人中的一个或几个清偿了全部债务时,其他债务人的债务也随之消灭。因此,这个债务人可以向其他债务人请求偿还超过自己应承担部分的给付。关于债务人之间的求偿权的性质,存在多种学说,主要包括:
本文主张当然存在说,即债务人之间的求偿权是法定权利。连带债的设立目的是为了实现债权人的利益,但连带债务对债务人来说是一种较重的责任,相对不利。出于公平的考虑,债务人之间应有求偿权的存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中关于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有关规定。当有多名连带债务人被裁定破产时,债权人可分别申报全部债权。管理人或债务人解除合同,对方可申报因解除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债权人未按时申报债权,可在破产财产最后分配前补充申报,但已分配部分不再
连带责任认定的五种情形。首先,因保证而承担的连带责任,保证人和债务人需按约定承担债务。其次,合伙和合伙型联营中的连带责任,合伙人或联营各方需对债务负连带清偿责任。第三,因代理而承担连带责任,包括授权不明、代理人与第三人串通等情形。第四,因共同侵权而承
烟台三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交运集团货运有限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由于实际承运公司保管不善导致货物受损,法院判决实际承运公司和合同运输公司分别赔偿三亚公司损失。涉及民法中的不真正连带债务制度和损益相抵规则。通过对本案的分析,文章进一步探讨了这两个民法
按份保证和连带保证的概念及其运作方式。按份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债务;连带保证则是共同保证人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时对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的保证方式。但保证人内部间依然依份额承担责任,追偿方面可找主债务人或其他保证人。若无明确约定,各保证人应平均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