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利用 > 土地使用权 > 土地使用者以转让取得使用权如何确定使用年限

土地使用者以转让取得使用权如何确定使用年限

时间:2024-10-1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4480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是有多种,包括出让、转让、划拨等,而出让土地使用权是有使用年限的,那么土地使用者以转让取得使用权怎样确定使用年限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使用年限确定方法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使用年限,应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登记文件中所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土地使用者通过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其使用年限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使用年限减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根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所有权随之转让。

土地使用权转让流程

1. 申请办理转让手续

交易双方提出转让、受让申请时,需同时提供转让协议、土地使用证、宗地界址点图、建筑物产权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委托书、身份证明等相关资料。

2. 审查申请

承办人应对申请资料及宗地情况进行详细审查了解。如果未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条件投资开发、利用土地,或者存在抵押、查封、出租等未通知原土地使用者的情况,或者涉及权属不清、邻里纠纷等问题,将不予办理转让手续,并在15日内通知转让当事人。如果需要改变土地用途,还需获得规划部门的意见。如果转让涉及分割建筑物,还需获得房产主管部门的意见。

3. 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时,应与相关资料对照核实。如果需要分割转让,应考虑土地利用率、出路及其他权利等因素,并制图确定四至、面积,必要时需经四邻签章认可。

4. 地价评估

进行地价评估,并提供评估报告。如果转让价明显低于市价,建议市府优先购买;如果价格过高,可建议采取必要调控措施。

5. 填写转让审批表

认真核对原批准文件、评估报告、规划意见等资料,将用途、价额、年期等内容填写完整、准确、字迹工整。

6. 审批

审批内容包括费用表及转让审批表。费用表须经所长签字后,经办人携完整转让档案与转让审批表等报中心及局领导审查批准。

7. 交纳税费

按照相关规定,交纳与土地使用权转让相关的税费。

8. 登记编号

在审批后,可以在审批前到产权科对补签出让合同及审批表进行编号。转让档案统一保存,并按年度归档。

9. 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经办人根据补签出让合同、转让审批表、付款票据等资料,填写变更登记审批表进行变更登记。变更登记审批表可与转让审批表同时报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法人变更与土地转让的关系

    公司法人变更与土地转让的关系。公司法人代表的变更和土地转让是两个独立的法律行为,变更登记程序和土地转让规定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涉及多种情况,包括合同无效、有效及补偿性质的合同处理等。同时,文

  • 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多种流转方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反租倒包和退包等。这些流转方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和外部进行,涉及农户、集体、发包人等相关方。流转过程中需注意产权、使用权、合同备案、转让条件等事项,以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 商品房团购合同书的房子是否为大产权?

    商品房团购合同书所涉及的房子都是大产权房的问题。大产权与小产权的区别在于产权证发放和土地使用权。大产权房由国家发放产权证书,包括房产使用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可自由进入二级市场转让;而小产权房则没有国家房管部门的盖章,通常只包括房屋使用权,转让时需补

  • 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否需要贴花
  • 梁某的行为分析及定性
  • 关于转租的相关规定
土地利用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