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债权是指在主债务人的财产执行完毕前或者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前,只有在债务人不履行责任时,保证人才承担保证责任。由于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以及承担多大的保证责任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保证人破产后,保证债权的申报和受偿程序具有特殊性。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5条第10项之规定,如果债务人是保证人,并且在破产宣告前已经被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承担保证责任,那么这属于破产债权。保证人破产时,保证债权已经被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当保证债权通过诉讼程序获得生效判决或然债权成为确定债权时,与一般债权没有区别,应按照一般程序进行破产债权申报和财产分配。
如果保证人破产时,债权人与主债务人、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正在人民法院审理中,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条第2款第4项规定:“破产债务人系从债务人的债务纠纷案件继续审理。”保证人作为从债务人,其破产程序不会影响到主债务纠纷的审理,也不会影响到保证责任数额的确定,因此无需中止审理。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于附生效条件或解除条件的债权,管理人应当将其分配额提存。如果生效条件未成就或解除条件成就,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应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如果生效条件成就或解除条件未成就,在最后分配公告日应交付给债权人。未领取的破产财产分配额应由管理人提存,如果债权人自最后分配公告之日起满两个月仍未领取,则视为放弃受领分配的权利,管理人或人民法院应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在破产财产分配时,对于未决的诉讼或仲裁债权,管理人应将其分配额提存。如果在破产程序终结两年后仍未领取分配额,则人民法院应将提存的分配额分配给其他债权人。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债权人未按时间申报债权的处理方式,即在规定的期限内未申报债权,在公司清算程序终结前可以补充申报。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破产法第七章和第十一章的区别以及破产重组申请的程序。在公司破产重组过程中,债权人需注意申报书的要求,同时债务人需提出破产重组方案并得到债
我国担保法中保证责任的分类与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担保的关系,指出连带责任担保是普遍适用的形式。在一般保证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其行使的时间和条件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先诉抗辩权的性质是暂时拒绝履行债务,延缓保证责任的承担,而非免除责任。
票据保证人的连带责任。票据保证人的责任在于与债务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范围包括票据金额、利息和费用等。与一般保证中的补充责任不同,票据保证中保证人的责任是连带责任,无需先向被保证人请求履行债务,可直接向保证人请求付款。此责任旨在增强票据的信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