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担保法规定,担保人和保证人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根据与债权人的约定,承担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第三人。
担保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担保人的身份可以包括抵押人、留置人、定金支付人和保证人。
保证人是指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在债务等方面的担保中,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
根据《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物的担保时,保证人对除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根据《物权法》第176条的规定,当被担保的债权既具有物的担保又具有人的担保时,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情形时,债权人应按照约定实现债权。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应先实现该物的担保。如果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选择实现物的担保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当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根据《物权法》第178条的规定,如果《担保法》与《物权法》的规定不一致,应适用《物权法》。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的规定,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或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担保范围或物的担保范围时,已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应分担的数额。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物的担保时,如果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或担保物因不可抗力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时,保证人仍应按合同或法律规定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未行使担保物权,导致担保物价值减少、毁损或灭失,视为债权人放弃部分或全部物的担保。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减轻或免除。
共同保证的效力问题。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债权人间的效力适用单一保证的规定,根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有所不同。对于共同保证在共同保证人间的效力,各国立法不同,共同保证人可能负连带债务、享有分别利益或负单纯保证责任。共同保证在保证人与主债务人间的效力
先诉抗辩权在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中的适用范围。先诉抗辩权仅适用于一般保证,不适用于连带保证。同时,本文列举了三种情形下保证人一般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包括债务人住所变更导致履行债务困难、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以及保证人书面放弃先诉抗辩权。
未经保证人同意转让债权的情况。若担保人未同意债务转让,无需承担保证责任;若债权方提出申请,担保人需在原保证范围内承担责任,除非另有规定。债务人主动提出转让需担保人书面同意。担保人和债权方若达成协议禁止转让,未经同意擅自转让,担保人无需对受让人承担保证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以及疫情期间房贷延期的问题。保证人的保证期间由当事人双方约定,如未约定则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疫情期间,房贷延期时间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可以申请延期,并支付可能的逾期利息。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在信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