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 > 既有担保人又有保证人是什么意思

既有担保人又有保证人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4-25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5792
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为了保证债权能够顺利实现,往往会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担保的形式有多种,所以我们在看担保合同的时候可能会看到担保人、保证人,二者是否一样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担保人与保证人的含义

根据担保法规定,担保人和保证人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根据与债权人的约定,承担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第三人。

担保人的含义

担保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担保人的身份可以包括抵押人、留置人、定金支付人和保证人。

保证人的含义

保证人是指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在债务等方面的担保中,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

混合担保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第28条的规定,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物的担保时,保证人对除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

根据《物权法》第176条的规定,当被担保的债权既具有物的担保又具有人的担保时,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情形时,债权人应按照约定实现债权。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应先实现该物的担保。如果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选择实现物的担保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当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根据《物权法》第178条的规定,如果《担保法》与《物权法》的规定不一致,应适用《物权法》。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38条的规定,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或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担保范围或物的担保范围时,已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担保人清偿应分担的数额。当同一债权既具有保证又具有物的担保时,如果物的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或担保物因不可抗力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时,保证人仍应按合同或法律规定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权人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未行使担保物权,导致担保物价值减少、毁损或灭失,视为债权人放弃部分或全部物的担保。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减轻或免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担保物权的定义和意义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的实现,具有优先性,其设立旨在保证债务的履行。担保物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包括以确保债务履行为目的、设定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以担保物的价值为内容以及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文章还提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按揭房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及担保方式

    按揭房财产保全的法律程序和担保方式。财产保全分为诉前和诉讼中两种程序,包括提供财产线索、担保要求、裁定效力和解除保全等步骤。担保方式包括申请人提供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第三人提供信用担保、物的担保或现金担保以及专业担保公司提供信用担保。不同法院对于担保

  • 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

    担保债务的履行方式,包括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抵押物的提供、定金的支付以及留置财产。保证人可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并在未履行时进行代偿;债务人或第三人可提供财产作为抵押物,债权人可优先受偿;当事人可支付定金,未履行方将失去定金;合同占有人可留置未按约定支付

  • 定金的法律效力

    定金的法律效力,包括定金所有权的转移、返还规定、罚则适用条件、数额限制以及不可抗力和第三人过错的影响。定金作为担保手段,在交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事人需全面理解其法律效力,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事项。

  • 动产质押
  • 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处理方式
  • 保证担保合同变更可以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