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诉称在2005年5月16日与被告陈某某签订了一份卖房合同,而事实上,合同建立时间是在2005年而非原告所称的2007年2月8日。根据生效判决认定的事实,2007年2月8日双方只是增加了担保人和合同价款等内容。答辩人对该房屋的产权情况并不知情,也没有缔约过错或过失。因此,原告主张答辩人应当清楚涉案房屋的真实产权情况,并在整个事件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原告与被告于2005年5月16日签订的卖房合同虽然已被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但生效判决书也认定了双方于2007年2月8日签订的卖房合同是合法有效的,被告陈某某应按约定向原告交付房屋。根据该合同约定,答辩人仅是该涉案合同的担保人,对此,答辩人没有异议。
根据《担保法》第二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本案答辩人的保证责任已经免除。原告要求答辩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限为6个月,超过该期限,答辩人的保证责任已经免除。
本案的主合同不仅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而且还存在欺诈和无权处分等情形,致使答辩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了保证。根据《担保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是主合同当事人双方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答辩人冯某某也依法不应当承担保证责任。即便答辩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也应当是与被告陈某某、张某某共同承担,并以10万元为限。
根据《合同法》第58条的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或折价补偿。本案合同无效的后果,原告本人及被告陈某某双方均有过错,答辩人作为担保人并无过错,因此,原告主张的赔偿房屋价款、资金占用利息和房屋差价既无合同约定,也无法律规定,且缺乏证据证明。
综上,答辩人请求人民法院在审理查明事实之后,依法判决答辩人不承担责任。
此致
桐梓县人民法院
答辩人:冯某某
二O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中国担保法关于债务人与担保人责任分割的问题。担保人的保证责任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在一般保证下,保证人在特定条件下可拒绝承担债务;而在连带保证下,债权人可要求保证人独自承担债务。债务人与担保人的具体责任分割取决于担保合同中的约定。
民间一般借贷担保人的时效问题。在一般保证中,如果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同样适用此规定。此外,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法院确定涉及约定管辖和法定管辖的情形。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
宁夏XX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保证人,与银行借款人签署的委托担保合同相关事宜。反担保保证人应借款人的请求,向甲方提供反担保,并签订了反担保保证合同。该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包括被保证的债权种类及数额、反担保保证方式等。该合同采用连带责任保证方式,并对物
关于担保法的相关问题,在《民法典》生效之前,规定如下:强迫担保并非违法行为,但担保合同视为无效,可要求解除担保合同并免于承担担保责任;连带责任保证涉及债务人与保证人共同承担债务;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合同可变更或撤销,特定情况如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