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保证 > 保证人 > 合同中有关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和资格问题有哪些

合同中有关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和资格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4-01-2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599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事务是很多市场主体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因为合同事务产生的纠纷也是数不胜数。其中担保事务也是合同纠纷中常见的一种,本文就合同中有关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和资格问题进行阐述,希望对您有帮助。

保证人的代偿能力并非必要条件

根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规定,不具备完全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在签订保证合同后,不能以自己没有代偿能力为由要求免除保证责任。因此,保证人不具备代偿能力并不会导致保证合同的无效,保证人仍然需要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的代偿能力的问题

法律中并没有具体规定对保证人的代偿能力进行考察的操作标准。在实践中,人们很难确定保证人是否真正具备代偿能力,只能依靠所获得的保证人资料来做出主观判断。此外,保证合同的借款期限及保证期间往往较长,经过几年时间后,保证人可能已经没有代偿能力。

保证人的身份

根据《担保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作为保证人的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联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以及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社会团体和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对于作为保证人的公民,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根据其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中,并没有规定作为保证人的公民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为他人提供担保。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担任保证人

保证是一种单方的、义务性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公民没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就无法为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绝对不能担任保证人,因为法律不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巨额现金借条的效力和注意事项。借条具有法律效力,但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时合同无效。为确保借条的法律效力,需明确借款人和出借人身份、真实意思表示、具备民事责任能力等要素。此外,注意事项包括附带身份证信息、亲眼目睹签名等。遵守这些要素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防

  • 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 购方与销方合同签订注意事项
  • 不安抗辩后是否一定能解除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