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抵押 > 房产抵押担保 > 被政府质押的房子能买吗

被政府质押的房子能买吗

时间:2025-02-1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6039
房屋是我们生活的必须,是我们生活的住所,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动产之一。我们经常听说的一个词叫做房屋抵押,还有一个词叫做质押。房产抵押和房产质押只相差一个字,很多小伙伴傻傻分不清楚,对于这样的房屋是否可以买卖也不了解,那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整理了相关内容,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被政府质押的房子能买吗?——2020年担保法失效

不动产质押与交易

根据2020年12月31日失效的《担保法》,房产不可质押,只能进行抵押。已抵押的房屋可以进行交易,但在过户之前,需要解除抵押。

不动产质押的法律规定

根据《担保法》的相关规定,不动产无法作为质押的对象,只能用于抵押。质押的对象必须是动产或权利,并且必须是法定的标的物。例如,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如果需要,可以选择以抵押替代质押,只需办理房屋产权抵押登记手续即可,无需转移抵押物。

什么是质押?

质押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以该动产的折价或通过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来优先受偿。

质押的限制和标的物

根据《担保法》规定,质押是一种适用于动产或权利的动产物权,不适用于不动产。此外,质押的标的物必须是法定的,法律不允许的标的物不能成为质押权的客体。

根据《担保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动产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该动产的折价或通过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来优先受偿。

根据该条规定,出质人为债务人或第三人,质权人为债权人,移交的动产为质物。

根据《担保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权利可以进行质押:

  1. 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
  2. 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
  3. 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
  4. 依法可以质押的其他权利。

最新资讯——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条的规定,债务人或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以下权利可以进行出质:

  1. 汇票、本票、支票;
  2. 债券、存款单;
  3. 仓单、提单;
  4. 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5. 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6. 现有的以及将有的应收账款;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以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进行出质的,质权在权利凭证交付给质权人时设立;如果没有权利凭证,则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该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

    房地产抵押的法律程序,包括设定抵押权的条件、签订抵押合同以及优先受偿权等。房地产抵押双方即抵押人和抵押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需注意,签订抵押合同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房屋抵押人享有对抵押房屋的权利,并需履行妥善保养和维护的义务。

  • 房产抵押是不是需要双方签字

    房产抵押、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以及婚前的房子婚后卖了再买等情况下房产的财产归属问题。房产抵押通常需要双方签字,涉及重大财产权益变动。婚前按揭买房婚后一起还款,一般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而婚前的房子婚后出售再购房产,除非有共同出资等行为,通常仍视为个人

  • 担保人房屋抵押贷款逾期怎么办

    担保人房屋抵押贷款逾期时的应对策略。当发生逾期时,担保人应保持冷静,与贷款机构沟通并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若经济困难,可申请延期还款或调整还款方式。同时,欠债律师费用的收取方式包括固定费用、按小时计费和风险代理等多种方式,客户需根据实情选择合适的收费方

  • 房子抵押贷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贷款

    房子抵押贷款所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房屋产权、借款人资质和信用记录等。另外,也介绍了别人欠钱两年的法律起诉问题,需要注意诉讼时效。最后,对于“9亿人负债是否属实”的问题,指出负债现象普遍,但具体数据需多方面考量。

  • 房屋抵押贷款需要房产证么
  • 房屋抵押贷款能贷到多少岁
  • 房屋抵押贷款额度有多少啊
抵押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