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禁止抵押以下财产:
公立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财产不属于担保范围,因此学校的土地所有权不能被抵押。
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公益性质,除非法律规定允许抵押,否则不能被抵押。
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都不得被抵押。
对于所有权或使用权不明或有争议的财产,不能作为抵押物。
被法律依法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不能被抵押。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也不能被抵押。
质押和抵押是常见的担保方式,但两者有以下区别:
质押必须转移占有质押物,而抵押不转移抵押物。
质押无法质押不动产(如房产),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而是登记。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对特定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对债权的担保。抵押物是指被抵押的财产,抵押人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抵押权人是指债权人。抵押权可以是法定的或约定的,具体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抵押物必须是抵押人所有的可以转让的财产,不能是法律禁止流通或抵押人不享有的财产。抵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被担保的主债务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物的名称、数量、所在地、权属、抵押范围等。根据法律规定,抵押担保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抵押登记受理机关应当是该财产的管理机关。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特定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作为债权的担保。质物是指被质押的财产,出质人是指提供财产的人,质权人是指享有质权的人。质押担保应当签订书面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或质权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合同内容与抵押合同基本相同。
股权质押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法律框架下的操作方式。在融资方面,上市公司大股东经常选择将持有的股票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融资,而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权利质押形式,已经得到了法律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流程,包括签署质押合同和向证券登记机
权利质押中的法律风险及限制问题。其中,介绍了权利质押的概念及其作为债权担保的形式属性。探讨了关于权利质押种类中“其他权利”的界定存在的争议,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限制和公示问题。特别是对于个人理财产品作为权利质押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需要对现有理财产
动产质押的法律要求。动产可以作为抵押财产进行质押,质押过程是将动产转移给保证人占有。申请企业需提交质物清单、所有权证明、评估材料和质押声明书等反担保资料。质押操作程序因质押方式而异,包括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不同类型质押物的质押率有限制,例如可转让动产
股权质押评估的必要性。股权质押是以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的权利质押形式,评估过程中需判断股权质押的标的并进行科学计算,以确定质押后股权价值是否减少。审计关注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评估则侧重于对质押标的价值的判断。股权质押评估旨在确保股权价值不因质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