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目用海批准文件或海域使用权出让合同。
2. 宗地图以及界址点坐标。
3. 缴纳或减免海域使用金的凭证。
4. 其他必要的材料。
1. 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在取得物权时,不依赖于原所有权人的意愿,或者原客体物上根本不存在所有权,只需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即可取得所有权。原始取得的前提是客体物上不存在所有权,因此取得所有权不需要与任何人相关,只需满足法律规定的条件。一般来说,基于事实行为而取得的物权属于原始取得。在原始取得的物权上,没有他人的意愿关系,也就是说,该物权不受他人意愿的影响。
原始取得的方式包括劳动和生产、先占、发现、拾得、时效取得、善意取得、添附、加工、孳息等。
原始取得的要件通常为特定事实和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当事人的意愿表示或合意。在不动产的原始取得中,传统物权法规则认为,登记只是取得物权人处分的要件,而不是取得物权生效的条件。此外,原始取得通常具有溯及力,即使是在条件成就时取得物权,一旦取得,其效力可追溯到占有的时刻。一旦完成原始取得,之前物上的所有权负担都会消失,原所有权人或其他人不能主张任何权利。
2. 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也称为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指的是基于他人已有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的角度来看,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的角度来看,是权利的丧失。因此,相对于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也被称为相对取得。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转移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的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来说,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多属于继受取得。根据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移转继受取得是指将他人的物权以物权原有的状态和内容完整地转移给取得人,同时原物权人的物权也会丧失。最典型的移转继受取得方式包括买卖、赠与和互易。买卖是有偿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方式,赠与是无偿转让财产所有权的方式,互易是以已有物交换对方的物,类似于有偿买卖,只是不支付对价,而是支付相应价值的物。这三种继受取得方式的要件为当事人的合意以及交付或登记行为。
设定继受取得是在原物权人的物权上设定一个新的物权,新的物权是原来没有的,但原物权人的物权不会丧失,只是在权能上会有所改变。按照传统理论,只有所有权人才能创设新的物权,但在物权价值化充分发展的今天,这种限制已经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物的价值,因此理论和实务上逐渐认可在原权能范围内也可以设定新的物权。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发中,对享有用益物权的土地(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已经是很普遍的做法。新设定的物权只能是他物权,而不能是所有权,主要包括用益物权和抵押权两类。
交土地出让金与大产权之间的关系。法律规定,开发商交纳的土地出让金用于申请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可认定为大产权。大产权房由国家颁发房产证,可自由买卖;小产权房则由乡镇政府颁发证书,有转让限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才能交易。
以同一处房屋进行多次抵押借贷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并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进行登记的多次抵押借贷是合法的。房地产抵押登记需房屋所有权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包括抵押物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关于土地使用权续期的相关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后将自动续期,非住宅用地需按法律规定办理。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问题按约定或法律规定处理。土地使用者需提前一年提交续期申请,获批后重新签订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并支付费用。未申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