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相邻权 > 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时间:2024-06-0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7450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不仅要靠父母,还需要靠邻里的。处理好邻里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万一遇到什么意外时也可以帮有把,那么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解答。

处理相邻关系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 生存权是第一权利的原则

根据《民法通则》第8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84条的规定,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处理原则。不论是财产利益之间的冲突还是财产利益与生存利益之间的冲突,都必须重视和协调,以保障各方的生存权。

2. 协作原则

处理相邻关系时,相邻各方应互相协助,给予对方便利。当一方行使权利需要他方协助时,他方不得拒绝,但一方应选择对他方最佳的方式。一方在获得利益时,应承担相应的义务,不允许损人利己。

3. 优势利益原则

根据“优势利益”原则,应保护较大利益而牺牲较小的利益。在相邻关系中,当相邻一方利用不动产满足其财产利益需求时,对相邻他方的生存利益构成威胁。根据优势利益原则,应重视保护生存权,对财产利益受损的一方进行限制,并在必要时进行补偿。

4. 适用经验法则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够推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在处理相邻关系中,根据经验即可判定事实的,应直接认定。

5. 衡平原则

相邻关系的客体是由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引起的和邻人有关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权利义务具有双方性。在对一方的权利限制时,也要防止另一方权利的扩张,掌握好平衡的度。

如何处理邻里纠纷最合适

1. 主动调查研究

在处理农村相邻关系纠纷时,要深入了解双方的想法和诉求,通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客观准确地审理案件和调解矛盾做好准备。

2. 重视审理与调解工作

将疏导和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首选,创新调解形式,丰富调解手段,将调解贯彻于诉前、庭前、庭后全过程。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了解当事人想法,为案件审理和矛盾调解提供准确的事实依据。

3. 因地制宜使用调解方式与手段

根据当事人的邻里关系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调解方式,使调解工作更加有效。要注重调解技巧和艺术,灵活运用调解方式,创造良好的调解氛围。

4. 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在办案过程中,调动各类积极因素参与调解,发挥调解效能。将调解工作贯穿于审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和相关人员的作用,使当事人理解法律、服从法律,有效地化解矛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耕地的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主要依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规定进行解读。阐述了相邻关系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如用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以及相关的举证责任和常见的相邻关系类型。在解决相邻关系问题时,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

  • 相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

    相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其特征和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相邻权涉及相邻不动产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效力的基础在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符合法律的规定。相邻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如主体是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占有人,客体是提供的便利等。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团结互助

  • 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区别。相邻权并非独立物权类型,是不动产所有权或用益物权的扩展,不需单独公示,具有法定性和对抗性。而地役权是独立的用益物权,需独立公示和当事人协议,可约定有偿或无偿及存续期间。两者在对不动产物权的限制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异。

  • 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日照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日照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建筑物间距缩小、高层建筑增多,导致采光和日照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法律对此只有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标准,导致案件审理困难。因此,需要加强事前预防、加大对违规开发商的制裁力度,并增加规划审批透明度

  • 如何解决楼上装修噪音扰民问题?
  • 物权法对于相邻权是如何规定的
  • 相邻关系有什么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