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资房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的情形
集资房是企事业单位为了解决内部职工的住房问题,企事业单位以拥有的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和部分资金将及部分向内部职工筹集的资金建成的房产,建成后以较低的价格转让给内部职工。集资房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并且集资房的产权以整体产权的形式属于企事业单位,职工购买的仅是房产的使用权,对房产没有完全产权,故集资房没有独立的房产登记凭证。
2、集资房有一段过渡期才可以买卖
集资房一般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建房用地,国家予以减免部分税费,由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房屋建成后归职工所有,不对外出售。产权也可以归单位和职工共有,在持续一段时间后过渡为职工个人所有。属于经济适用房的一种。 商品房是指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出租的房屋。 集资房在取得房产证后可以上市交易。
3、购买集资房只有取得房产证有有安全保障
集资房一般是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而建的房屋,由于国家取消福利分房,
原则上单位还有一定补贴,因此集资房一般比商品房便宜。买集资房时应当注意土地开发是否交了土地出让金,是否有规划许可证、开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如果没有,您将办不到房产证。集资房只有在卖方个人拿到房产证后您购买才不会有大的风险,当然您还要看土地使用权等因素。
1、集资房多为村委会与开发单位合作建房。据了解,从2001年8月6日后,政府部门不再审批合作建房,即便是在政府规定的红线范围内,集资房项目也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报建程序;同时,集资房的开发单位多数无开发资质。
2、集资房无正规楼书。集资房楼书多是一纸宣传单,一般不标明开发单位、建设设计单位,传单采取沿街散发形式。
3、集资房无正规预售合同。售楼员出示的购房协议书是开发单位与村委会联合印制的,并非正规的商品房预售合同。
4、集资房房产证多由村委会自行印制。在看房时,售搂员会告诉购房者签了合同后,发楼房使用证,但事实上,这个证是村委会与开发单位自行印制的,并无法律效力。
5、集资房多未补交地价。售楼员也表示,他们是先建房后办报建手续,日后购房者补交地价后,即可办理房产证。
6、集资房遇拆迁有风险。售楼员一般会告诉购房者,他们的楼盘永远不会拆迁等。
7、集资房价格便宜但不能办按揭。集资房一般单价每平方米2000多元,南山集资房价格较宝安稍高,大多要3000元/平方米,但与深圳去年均价5680元/平方米(按建筑面积售房)的商品房相比——至今年1月份,均价升至5934/平方米,集资房价格比商品房低一半;但是,集资房不能办理按揭贷款。
8、集资房品质较商品房稍低。楼房做工较粗陋,多为毛坯房,少数有简单装修。
9、集资房从单体楼向小区发展。早期楼盘多无社区,但南山、宝安均有多个集资房楼盘成片开发,部分社区规模与本地商品房不相上下。
10、集资房自有配套不多。多无会所,个别规模较大的社区自有配套较好,有电梯,绿化率也很高。
房地产登记中不同类型土地的使用权年期的法律规定,包括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教育等用地、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以及综合或其他用地的最高年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房屋权属登记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新建房屋的登记、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转为国有土地的登记、房屋权属转移登记、房
拆迁中没有住房的房主如何获得补偿的问题。对于被拆迁人来说,常见的补偿方式包括货币补偿、产权调换以及两者的结合方式。如果被拆迁人没有住房,会根据当地的拆迁政策进行相应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被拆迁人了解当地政策以获得合理的补偿。
开发商在明知房源被查封的情况下仍进行销售活动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商品房销售所需具备的条件。对于被查封的房源进行销售可能会构成非法处置查封财产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未交付的房屋在未办理合同备案前无法直接更名,只能等待房产证办理后过户。开发商在从事商品
安置房的网签流程。网签和备案这两个步骤都是由开发商完成的,购房者无需亲自出面。此外,文章还提及了房屋购买和交付日期变更的法律效力,以及开发商未提供购房发票的处理方法。按照法律规定,开发商必须开具销售发票,否则将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