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不履行建设施工合同怎么办
时间:2024-04-2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建设单位在建设施工的时候跟开放商单位是有签订施工合同,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开放商发现建设单位却没有按照合同的内容来好好履行,导致自己损失。那么,建设单位不履行建设施工合同怎么办?来看看手心律师网对此介绍。
建设单位未履行建设施工合同的处理方法
协商解决或申请仲裁或上诉法院解除合同
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当建设单位未履行建设施工合同的情形发生时,承包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处理:
- 协商解决: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纠纷,达成一致意见,并根据合同约定进行相应的补偿或赔偿。
- 申请仲裁: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承包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仲裁程序解决纠纷。
- 上诉法院解除合同:如果仲裁结果对承包方不利,或者对方拒不接受仲裁结果,承包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合同。
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认定和处理
工期顺延权的主张
如果工程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竣工,发包方会要求承包方承担工期违约责任,而承包方则可能要求发包方赔偿停工、窝工损失。在审判实践中,判决工期延误违约责任的认定时,主要涉及以下问题:
- 工期顺延权的主张:承包方是否可以主张工期顺延权,即是否可以顺延工期。
根据《合同法》第283条的规定,承包人可以顺延工期,即享有工期顺延权。然而,在合同中常常约定了承包方应当办理工期顺延签证的情况。如果承包方在实际履行中没有办理工期顺延签证,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在建筑市场中,发包方通常处于强势地位,承包方很难办到工期顺延的签证。但如果承包方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在办理签证的期限内向发包方提出了顺延工期的要求,或者能够证明发包方迟延支付工程款情节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那么承包方的工期顺延权主张应该得到支持。然而,如果承包方无法提供证据证明曾提出工期顺延的要求,且发包方迟延支付工程款情节较轻,不必然导致工程进度延误,那么就不能认定承包方享有工期顺延权。如果因为发包方迟延支付工程进度款而认定承包方享有工期顺延权,则一般工期顺延的期限应顺延至发包方付清进度款之日止。
发包方未按约定提供条件的情况
对于发包方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原材料、设备、场地、技术资料的情况,承包方无法进行施工,必然导致工期延误。在这种情况下,承包方可以主张工期顺延权,并请求相应的赔偿。因此,在工期延误的违约责任认定和处理中,如果发包方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所需的原材料、设备、场地、技术资料,承包方无法按时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工期延误,那么应该支持承包方主张工期顺延权的请求。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发包方和承包方在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注意的风险提示及双方的安全责任。甲方需审查乙方的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资质,确保承包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乙方则需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加强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双方应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共同保障工程建设
-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
注册工程师证件的有效期限问题,包括注册建筑师证件的初始注册条件、提交的材料以及延续注册的相关要求。根据相关规定,注册建筑师证件并非终身有效,每次注册的有效期过后需要进行延续注册。初始注册需要满足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逾期未申请者需符合继续教育要求后方可
-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的效力认定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的定义、法律规定以及内容和要点,分包商的责任归属以及违法分包的认定和法律效力。分包合同只有在总承包商将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
-
法律咨询: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的前提有哪些?
建设工程监理实施的前提。首先,需要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并订立书面委托监理合同,明确监理的范围、内容等。其次,工程监理企业在委托的工程中拥有管理权限,开展管理活动是得到建设单位授权的结果。此外,承建单位需接受并配合工程监理企业的监督管理。最后,还涉及
-
工程转包纠纷需要如何处理
-
工程监理的行为主体都有谁
-
违法分包的七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