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公法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 国际争端非强制解决方法 > 确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与否的管辖权

确定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与否的管辖权

时间:2024-10-13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183
《仲裁法》第20条规定了确定仲裁协议效力的管辖权,“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做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裁决的,由人民法院裁定。”依据该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及法院当都可以作为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机构,但在确认国际商事仲裁协议有效性方面,法院相对于仲裁委员会具有一定的司法优先权,这也是“司法最终决定原则”的具体体现。但该条并未就由何地的哪一级法院对争议进行管辖做出明确规定。有学者提出,仲裁委员会所在市的中级人民法院是最合适的管辖法院。但当事人选择的仲裁委员会与当事人住所及商业活动可能毫无联系,若由仲裁地法院来管辖,似有诸多不妥之处。且结合《民事诉讼法》中所确定的法院级别管辖与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当事人若欲通过仲裁地法院裁定的方式来认定有关仲裁协议的效力,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系列矛盾。究竟该由何地何级法院管辖,仍须待今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作为一种随现代商人的缘起而诞生的制度,在充分尊重意思自治、倡导争议解决的对话性、解决程序的高效性等方面都彰显着其独特的价值与功能。现代国际商事交易的发展促就了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演进,从而成为人类对自身理性信赖的回归。

原始社会的私力救济与现代仲裁制度

在原始社会中,私力救济只是人类在野蛮状态下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现代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应运而生。这种制度不仅是一种新的争议解决方式,而且为人类提供了新的非权力救济的制度模式。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价值与功能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存在价值在于促进了文明的多元化发展。它充分尊重意思自治,使当事人能够自主选择仲裁机构、仲裁庭和仲裁程序,从而增加了争议解决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倡导争议解决的对话性,使当事人能够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争议,而不是通过对抗和斗争。

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与现代商事交易

现代国际商事交易的发展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演进的推动力。随着国际商事交易的增多和复杂性的提高,传统的诉讼机制已经无法满足商人们的需求。因此,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发展成为了商人们寻求争议解决的新选择。

总之,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作为一种新的争议解决方式,为人类提供了非权力救济的制度模式。它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商人对自身理性信赖的回归,也是促进文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所在地法院对仲裁不服上诉的管辖权问题

    合同所在地法院对仲裁不服上诉的管辖权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后,合同所在地法院对仲裁不服上诉没有管辖权。文章进一步介绍了仲裁与诉讼的区别,包括受理案件的机构性质、管辖依据、审理组织组成原则、审理程序公开性和上诉制度等方面

  • 仲裁裁决本身的问题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 本案要旨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 有效仲裁协议能否排除法院管辖权?

    有效仲裁协议在民事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及法律效力。在我国,有效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管辖权,并受到法律尊重和保护。仲裁协议对当事人和仲裁机构都有法律效力,对法院而言,有效仲裁协议排除其管辖权,但法院仍需执行基于该协议作出的裁决。在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仲裁协议

  • 补充协议对仲裁管辖的变更能否实现
  • 引言
  • 国际仲裁立法的挑战和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