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上仲裁的主要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法律问题。网上仲裁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是关键的法律问题。
目前,我国国内法尚未承认网上仲裁机构和业务,这是网上仲裁面临的最大法律障碍。即使网上仲裁的程序和结果再公正,中国法院或外国法院也不会承认和执行这样的裁决。目前准备进行网上仲裁的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已经明确承认合法登记的仲裁机构,比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另一类是尚未法律确认的新兴网络组织自行实行的网上仲裁机构,例如加拿大某些律师成立的私营网络仲裁公司。
为了争取我国立法承认网上仲裁业务的合法性,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让网上仲裁业务获得我国《仲裁法》的承认。只要有我国《仲裁法》,国内的网上仲裁就是合法的,中国法院就必须按照《仲裁法》和《民事诉讼法》规定承认和执行。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合法仲裁机构已经取得了网上仲裁业务的合法性确认。其次,还需要取得专业网上仲裁机构的立法承认。例如,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的网上仲裁机构需要取得专业网上仲裁机构的合法性认可。根据目前我国法律现状和难易程度,可以先争取网上仲裁业务的合法性确认,然后再进行专业网上仲裁机构的合法性确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的合法性已经得到《仲裁法》承认,因此开展网上仲裁业务的延伸相对容易。争取我国国内法承认网上仲裁业务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尝试:(1)由司法部或有关仲裁机构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咨询《仲裁法》的解释,通过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来承认,而不修改《仲裁法》。(2)专业仲裁机构在网上裁决后,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法院将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可以通过批复或司法解释的方式承认网上仲裁的合法性。(3)通过法律判例的方式来承认网上仲裁业务的合法性。具体操作是,由合法仲裁机构实际裁决一个案件,并由法院强制执行。这种方式以判例法的形式争取合法性承认。在上述三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性,第三种方式最容易操作但法律效力层次较低,第二种方式是值得探索的途径。
网上仲裁的真实性是仲裁合法性的前提条件。网上仲裁的所有程序,包括申请和受理、组成仲裁庭、审理和作出裁决,都通过因特网进行。目前网上仲裁中使用的技术形式有会议系统、自动化程序、密码保护交谈屋、邮寄名单服务程序及电子邮件等。这些技术形式使得仲裁员和当事人之间无法见面,与传统仲裁程序不同。
根据公认的法律原则,仲裁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如果事实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裁决将难以被社会接受,这将影响网上仲裁的合法性和存在的价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事实的真实性在法律和客观要求上是不同的。网上仲裁要求的是法院审判一样的法律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也就是说,裁决依赖的是证据,而不是真实性。这一点是阻碍网上仲裁发展的某些理由。因此,只要网上仲裁达到与现实司法审判相同的真实性标准,就应该承认其合法性,尤其是当当事人在选择同意采取网上仲裁时,应该能够对此承担一定的风险。
网上仲裁的真实性涉及影响仲裁公正的事项,主要包括身份确认、原件证据展示和裁决确认。
仲裁作为一种争议解决方式的优势及其重要性。仲裁具备自愿性、公正性、及时性、经济性、保密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能够迅速解决争议,减少当事人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商业信誉。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确保得到有效履行。因此,仲裁在解决争议中具有重要
关于涉外仲裁裁决的申请条件。首先,当事人申请仲裁裁决需满足双边条约或国际公约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条件。其次,仲裁程序必须是正当的且符合规定的仲裁法或选定规则。此外,具有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决还需满足已经生效和具有执行内容的要求。最后,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文件是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中,或对执行劳动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再次提起诉
关于申请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案件的立案受理过程。涉及一起国际海事系统公司与上海市某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最终经过仲裁裁决,前者胜诉并获得赔偿。申请人向法院提出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申请,并提交了相关文件。尽管被申请人提出异议,但法院最终决定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