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994年仲裁法的制定目的之一是将我国的仲裁制度从行政性仲裁改革为国际通行的商事仲裁制度,以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仲裁法明确规定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然而,仲裁法实施12年来,仲裁工作实际情况与仲裁法的立法宗旨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仲裁的行政性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近年来,部分部门和地方恢复或变相恢复了行政性仲裁,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改革方向。具体到仲裁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以促进仲裁机构民间化为核心的问题,包括仲裁机构法人定位、财务管理制度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三大问题。
仲裁机构法人定位是指确定仲裁机构的法人类型。仲裁法规定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但没有明确其法人组织的类型。国际上设立仲裁机构的模式多种多样,英美法系主要采取有限担保公司的形式,而大陆法系则多为注册的社团法人或商会下设的仲裁机构。不论何种模式,仲裁机构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独立性、民间性是其共有特征。
我国民商法确定的法人类型中缺乏与仲裁机构相适应的种类。我国民法通则将所有事业单位确定为同一种类型的事业单位法人,导致政府在制订管理政策时难以区分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由于民法通则未修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尚未启动,国务院组建仲裁机构的文件只能规定仲裁机构参照有关事业单位的规定解决人员编制、经费问题。
由于仲裁机构法人定位上的缺陷,各地在组建仲裁机构时根据自己对仲裁和仲裁机构性质的理解确定其法人类型。一些将仲裁机构定为行政机关,一些将其定为行政性事业单位,还有一些将其定为全面所有制事业单位。这导致仲裁机构法人定位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普遍存在。
中国涉外仲裁中的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程序法律适用指的是仲裁机构审理争议案件时所遵循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实体法律适用则是在审理涉外争议案件时,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力义务关系,判定争议是非曲直所适用的法律规范。包括当事人选择仲裁实体法原则、依冲突
美国业余体育争议的非诉讼解决方法,主要通过仲裁解决。美国仲裁协会负责处理与业余体育运动有关的争议,包括参赛资格、兴奋剂问题等。仲裁裁决虽然不是最终且有约束力的,但仍是首选解决方法。美国仲裁协会拥有权威性和专业的仲裁员,仲裁程序规范,为当事人提供公正高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文章介绍了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仲裁当事人的申请程序,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办理申请事宜。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包括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以及涉外仲裁适用实体法律的三大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涉外仲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撤销裁决审查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审查的区别,以及撤销裁决审查和申请不予执行裁决审查的不同之处。在审查方式和效果上,撤销裁决审查具有主动性和广泛影响力,而申请不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