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
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的起草过程中,美国谈判代表已经认识到本国国会不可能批准有损于美国国内农业计划的任何国际协定。因此,美国坚持将一条例外——农产品贸易数量限制——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中。这项例外最终在GATT中保留下来,成为GATT第11.2条。为了提高农产品价格,美国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措施。一方面,通过农业限产计划控制国内农产品供应量,例如修订后的1935年美国《农业调整法》第22条增加了一项规定,即总统在外国农产品进口对本国国内农业计划造成严重干扰的情况下有权对进口农产品加征关税或实施数量限制。另一方面,通过进口限制减少进口农产品。西欧国家对此条款非常欢迎,纷纷搭上了顺风车。
2.其他国家
其他国家对农产品贸易体制的态度与美国有所不同。由于农业对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价值观、自主性和独立性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对农产品贸易的限制较少。然而,他们也意识到农业补贴对农民和国家的影响,因此在GATT谈判中积极寻求各种解决方案。
肯尼迪回合是GATT历史上第一个专门讨论农产品贸易的回合。在这个回合中,各国就农产品贸易的数量限制、关税和补贴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然而,由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体制上的分歧较大,谈判进展缓慢,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东京回合是GATT历史上第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回合。在这个回合中,各国就农产品贸易的数量限制、关税和补贴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然而,由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体制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谈判进展仍然缓慢,最终未能取得重要进展。
乌拉圭回合是GATT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谈判,也是对农产品贸易体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谈判。在这个回合中,各国就农产品贸易的数量限制、关税和补贴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讨论,并最终达成了多项重要协议,包括农业协议。这一协议限制了各国对农产品的补贴和关税,并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
多哈回合是GATT历史上最新的一次谈判,也是当前各国对农产品贸易体制的关注焦点。在这个回合中,各国就农产品贸易的数量限制、关税和补贴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然而,由于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体制上的分歧仍然存在,谈判进展缓慢,目前尚未达成重要协议。
综上所述,GATT各回合农产品贸易体制的演进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各国在农产品贸易体制上的分歧和利益冲突使得谈判进展缓慢,但各回合的讨论和协议为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预测的环境,促进了全球农业的发展。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区别以及相关的补偿标准。青苗补偿费是对未收获农产品的补偿,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是对农地内设施的补偿。房屋拆迁补偿标准遵循“拆什么,补什么,拆多少,补多少,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则。其他设施的迁移或补偿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并制定相
中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意识等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蔬菜、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合格率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中国政府已形成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
日本农业的竞争力问题。由于低自给率和高农业进口,日本农业面临着缺乏竞争力的困境。过高的内外价差和过低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日本农产品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WTO农业协定对日本农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日本政府不得不调整国内农业政策以应对外部压力。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包括服务业出口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以及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同时,也指出了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势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