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贸易的主要形式
时间:2024-06-04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直接易货
定义
直接易货,又称为一般易货,是指以货物直接交换货物的一种交易形式。在法律上,直接易货是指进口和出口同时成交的交易,双方只签订一个合同,涉及的交付和抵偿都是通过货物来实现,不涉及第三方的介入。直接易货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易货形式。
难点
对于需要通过运输运送货物的交易方来说,由于直接易货要求进出口同时进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实际业务中出现了一些变通的做法,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开立信用证进行直接易货贸易。
对开信用证方式
在采用对开信用证进行直接易货时,交易双方首先签订换货合同,商定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对方一定数量的货物,各自出口的商品按约定的货币计价,总金额一致或基本一致。货款通过开立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结算,即双方都以对方为受益人,开立金额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信用证。由于交货时间的差异,双方开立信用证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分。为了确保对方也履行开立信用证的义务,先进口开证的一方通常会在信用证中规定对方开出信用证为生效条件,或规定该证的金额只能用作对方开立回头证的支付。
综合易货
定义
综合易货是指根据记账或支付协定进行的两国之间的交易。根据签订的支付协定,两国政府在双方银行互设账户,双方政府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对方的商品种类和进出口金额基本相等。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综合易货协定书,并由各自的对外贸易专业公司根据协定书的规定签订具体的进出口合同,并分别交货。商品出口后,双方银行凭装运单证进行结汇,并在对方国家在本行开立的账户进行记账,然后按约定的期限由银行进行结算。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果双方账户出现余额,只要不超过约定的幅度,即所谓的"摆动额",原则上顺差方不能要求逆差方用外汇支付,而只能通过货物抵冲,即通过调整交货速度或由逆差方增加交货物来实现平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际贸易合同订立的步骤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步骤,并介绍了国际贸易合同的定义和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品质、数量等条款。要达成交易,发盘和接受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有效的发盘和接受需要具备的条件。
-
第一章 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的确定
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的确定。首先定义了超限货物,即货物在平直线路上或特定曲线线路上超过限界则被视作超限货物。接着,根据超限部位和超限程度,超限货物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规定了铁路局、分局和基层单位在超限货物运输中的责任分工。
-
案情简介
智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晓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后,通过智得钢材有限公司与潮安文祠殷发五金制品厂有限公司签订买卖合同转售钢材的案情。涉及货物的运输过程中,承运船只遭遇事故沉没,导致货物损失。潮安公司为货物投保了保险,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货物所有权、
-
分析服务贸易发展与财税政策运用的关系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财税政策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业的繁荣,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跨国依赖性。财税政策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根据国情制定特殊财税政策来支持服务业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可重点运用财税政策来参与服务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
海关什么时候征收滞报金
-
进出境交通工具负责人要将哪些内容通知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