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贸易的主要形式
时间:2024-06-04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直接易货
定义
直接易货,又称为一般易货,是指以货物直接交换货物的一种交易形式。在法律上,直接易货是指进口和出口同时成交的交易,双方只签订一个合同,涉及的交付和抵偿都是通过货物来实现,不涉及第三方的介入。直接易货是最常见和广泛应用的易货形式。
难点
对于需要通过运输运送货物的交易方来说,由于直接易货要求进出口同时进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实际业务中出现了一些变通的做法,其中最常见的是通过开立信用证进行直接易货贸易。
对开信用证方式
在采用对开信用证进行直接易货时,交易双方首先签订换货合同,商定在一定时间内购买对方一定数量的货物,各自出口的商品按约定的货币计价,总金额一致或基本一致。货款通过开立对开信用证的方式进行结算,即双方都以对方为受益人,开立金额相等或基本相等的信用证。由于交货时间的差异,双方开立信用证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分。为了确保对方也履行开立信用证的义务,先进口开证的一方通常会在信用证中规定对方开出信用证为生效条件,或规定该证的金额只能用作对方开立回头证的支付。
综合易货
定义
综合易货是指根据记账或支付协定进行的两国之间的交易。根据签订的支付协定,两国政府在双方银行互设账户,双方政府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对方的商品种类和进出口金额基本相等。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综合易货协定书,并由各自的对外贸易专业公司根据协定书的规定签订具体的进出口合同,并分别交货。商品出口后,双方银行凭装运单证进行结汇,并在对方国家在本行开立的账户进行记账,然后按约定的期限由银行进行结算。
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定时期结束时,如果双方账户出现余额,只要不超过约定的幅度,即所谓的"摆动额",原则上顺差方不能要求逆差方用外汇支付,而只能通过货物抵冲,即通过调整交货速度或由逆差方增加交货物来实现平衡。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包括服务业出口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以及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同时,也指出了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
市场准入规定
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中的市场准入规定。包括关税化及削减关税水平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应分别达成的削减比例。同时,协议还规定了进口准入量的标准以及出口补贴、国内支持、卫生及植物检疫方面的规定。协议的执行期限以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不同承诺完成时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国际贸易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原告公司诉称货物被无正本提单放货,被告公司则认为没有过失,不应承担责任。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无单放货行为,并需承担违约责任。案件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和诉讼时效问题,被告需承担交货义务,并举证证明已正确履行,同时不能免除向
-
海关什么时候征收滞报金
海关征收滞报金的时机以及进口货物的报关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在运输工具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超过期限未申报的,海关将征收滞报金。此外,报关时不需要提单,报关应备单证主要包括报关单、托运单、发票、贸易合同等
-
进出境交通工具负责人要将哪些内容通知海关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
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