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报关是指在货物放行后,海关减免税货物解除监管申报或需要进行后续工作的情况下,再次办理报关手续的过程。以下是对二次报关的具体解释:
当海关减免税货物解除监管申报后,若需要对这些货物进行删单重报的操作,就属于二次报关的范畴。
一些贸易方式,如加工贸易、暂时进出口等,需要进行两次报关才能接触监管。因此,这些贸易方式都属于二次报关的范围。
尽管通关工作的一部分可以在第一次报关时完成,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后续进行,例如出口改单、进口保证金退转、手册核销、保税仓库出入库申报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海关手续,属于二次报关的范畴。
集中报关是指企业与境内区外企业之间多批次进出综合保税区货物,并在规定期限内以报关单集中办理海关手续的一种特殊通关方式。操作步骤如下:
1. 提交单证:企业需向海关提交填写清楚、齐全并加盖公章的《综合保税区适用集中报关通关方式备案表》,同时提交企业海关管理类别证明文件。
2. 发送电子数据:区内企业需在综保区信息化系统中录入《综合保税区适用集中报关通关方式备案表》的电子数据,并发送给海关。
3. 海关审核:海关对提交的纸质和电子数据进行审核和审批。
4. 缴纳风险担保金、保函:若海关审核同意企业开展分送集报业务,企业需提供符合海关要求的担保。
企业在停止分送集报业务后,应及时向海关申请分送集报业务结案。分送集报业务结案的条件包括:所有送货的核放单均已报关,并且每期报关单数据回填比对结果为放行状态。
新三板交易的范围与条件,包括投资者的类型和交易所需满足的条件。此外,还介绍了新三板协议转让的概念、步骤和成交方式等。新三板交易范围包括机构投资者、自然人股东和其他特定投资者,交易条件包括企业设立时间、业务明确性、公司治理、股权明晰等方面。新三板协议转
企业合并准则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合并的定义和三种主要的企业合并形式: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后存在单一企业,而控股合并后则存在企业集团。准则中使用“报告主体”概念来涵盖各种合并形式,并指出控股合并后原企业仍作为独立法律主体存
被欠薪职工没有资格申请企业破产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只有债务人有权申请破产,而职工不属于债务人范畴。同时,文章介绍了企业破产的概念、适用程序和破产原因,以及申请企业破产所需提交的材料。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部门及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海关人员需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因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引起,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