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子女抚养 > 监护权 > 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

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

时间:2023-11-0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443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对于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精神病人等来说是需要有相应的监护人的。那么,特殊情况下,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进行相应的解答,以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以下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十七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是以下人员: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并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如果对担任监护人存在争议,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如果对指定的监护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

如果没有符合上述规定的监护人,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将担任监护人。

民法总则监护人的职责包括哪些

根据《民法总则》第三十四条的规定,监护人的职责包括:

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根据法律,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所产生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如果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将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总则》第三十五条的规定,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除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外,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成年人的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最大程度地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于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 监护权应该由谁行使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父母离婚后母亲去世,父亲是否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这一问题。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父母离婚后,如果母亲抚养未成年子女并去世,父亲将自动成为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如存在争议,可由相关单位或居民委员会指定监护人,当事人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 变更小孩监护人必须满足的条件
  • 妻子是否可做丈夫法定监护人
  • 父母离婚后法定监护人有哪些权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