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终止是否有补偿金
时间:2024-10-2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是可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可以续签劳动合同的,那么合同到期终止有没有补偿金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到期终止是否有补偿金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当劳动合同到期后,雇主不续签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 劳动合同期满;
- 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失踪;
- 雇主被宣告破产;
- 雇主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第四十六条,雇主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 劳动者根据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第三十六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
- 雇主根据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雇主未维持或提高合同约定条件;
- 根据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公司连续待了15年,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要续签吗
根据相关劳动法律,只有以下情况下,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尚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 公司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 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然而,对于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终止需要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因此,根据上述相关规定,只有满足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情况下,公司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公司为了优化劳动者结构,不愿意负担即将退休的老员工,因此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公司仍可能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如果公司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就属于违规行为,劳动者可以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 劳动者需准备以下材料:
- 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
- 到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
- 劳动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 证据资料复印件(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先履行一方的中止履行条件
合同先履行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中止履行的法律规定。先履行方在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或有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下,可以中止履行。但若无确切证据,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中止履行后,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后可恢复
-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
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特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允许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双重或多重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形式可以是书面或口头协议,终止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此外,非全日制用工不允许约定试用期,用人单位需定期支付工资并缴纳工伤保险费。
-
劳动仲裁支持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劳动仲裁中涉及经济补偿金的多种情形。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在特定情况下可要求经济补偿金,如用人单位违反合同约定等行为。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协商一致、提前通知等情形下也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合同终止或期满,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也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仲裁程
-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
合同终止的权利义务。文章详细阐述了合同终止的多种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合同解除、债务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义务,如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等。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包括不可抗力、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情形。
-
暴力裁员,什么是N+1
-
人身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和效力终止的区别
-
公司违法辞退员工,应该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