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终止是否有补偿金
时间:2024-10-2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是可以约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可以续签劳动合同的,那么合同到期终止有没有补偿金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合同到期终止是否有补偿金
根据我国劳动法律的规定,当劳动合同到期后,雇主不续签劳动合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第四十四条,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
- 劳动合同期满;
- 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 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或失踪;
- 雇主被宣告破产;
- 雇主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决定提前解散;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第四十六条,雇主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包括:
- 劳动者根据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第三十六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
- 雇主根据第四十条解除劳动合同;
- 雇主根据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雇主未维持或提高合同约定条件;
- 根据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公司连续待了15年,劳动合同到期公司要续签吗
根据相关劳动法律,只有以下情况下,公司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尚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 公司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
- 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然而,对于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合同的终止需要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因此,根据上述相关规定,只有满足在该公司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情况下,公司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一些公司为了优化劳动者结构,不愿意负担即将退休的老员工,因此即使满足上述条件,公司仍可能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如果公司存在这种情况,那么就属于违规行为,劳动者可以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下:
- 劳动者需准备以下材料:
- 劳动争议申诉书(一式三份);
- 到工商局查询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一份);
- 劳动者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 证据资料复印件(一式三份),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
- 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是向所在区县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多种情形,包括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等情形。对于病退或退职的情况,由于属于劳动合同终止情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
合同终止及后合同义务的相关内容。合同终止后,会产生后合同义务,其特点主要是法定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根据交易习惯确定。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当事人应遵守这些义务,以维护合同关系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3种情形。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11种情形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12种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中工资的确定,即应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为准,而非基本工资或实发工资。
-
合同终止后的权利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权利义务在多种情形下终止的情形。包括债务履行完毕、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债务人提存标的物、债权人免除债务等。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遵守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等义务,不影响结算和清理条款的效力。
-
劳动者自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
辞退经济补偿金什么时候给工资
-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