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定金 > 解约定金 > 从本案看定金罚则的法律适用

从本案看定金罚则的法律适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780
案例]

原告赖某从事木材生意。2002年9月,其与被告刘某签订一份购买青山协议,双方约定由赖某支付10000元山价款购买刘某所承包经营的山场林木。同日,赖某支付5000元给刘某,另支付1000元作为修桥筑路的费用,并由刘某出具了一份收条给赖某收执,收条注明:“今收到赖某定金5000元和修桥费1000元……”,后因原告未办到林木放行证,双方未实际履行合同。后原告以被告未协助办理证件为名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双倍返还定金10000元。被告则认为办理林木放行证是原告方的问题,其单方违约,该5000元应作为定金,不得返还。

[评析]

本案涉及到一个问题,即该5000元所谓的“定金”究竟是何性质?在法庭合议时也存在争议:一种认为双方已明文约定为定金,则该5000元应为违约定金,但因合同的标的额仅有10000元,双方所约定的定金已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故其超出部分应作为预付款;另一种意见认为该5000元虽然双方在收条上注明是“定金”,但其实质应为预付款。因而,本案所提出的问题是定金与预付款应如何区别及定金罚则在审判实践中应如何适用?

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主要在于:

(1)定金从其性质上看是一种债的担保方式,是基于主合同所产生的从合同,主要功能在于担保主合同的履行,其给付并不构成合同的履行;而预付款的给付从性质上看是一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即一方自愿提前履行合同义务,交付部分或全部合同价款。

(2)定金具有制裁作用,当一方违约时,将导致丧失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在制裁违约方的同时,定金还发挥着补偿守约方的功能;预付款因其性质属于履行合同义务,无论是给付预付款方违约还是收取预付款方违约,都不会发生双倍返还或直接丧失的法律后果。

(3)定金的数额在法律上有上限限制,即其最高比例不得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预付款因其实质为一方自愿提前履行合同义务,交付标的款,故其并无比例限制,可由当事人自由协商约定。

审判实践中,适用定金罚则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因合同当事人一方的过错而导致合同的不能履行,比如说是不可抗力,或者是因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及先履行抗辩权等原因而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此时不能适用定金罚则。

其次,在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情况下,应区别对待适用定金罚则。《民法通则》、《合同法》及《担保法》均仅提到在一方不履行债务时可适用定金罚则,但不完全履行合同时能否适用定金罚则则没有规定。笔者认为,只有在一方不完全履行的合同的行为将导致根本违约,致使另一方的订立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下,方可适用定金罚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中的定金规定

    合同法中的定金规定,包括其定义、法律效力以及类型和适用范围。定金作为债权担保,旨在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保障债权人权益。合同当事人需以书面形式约定定金数额和交付期限。订约定金担保主合同签订,成约定金影响合同成立或生效,解约定金作为合同解除的代价,违约定

  •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包括解约定金的含义、实质和功能。解约定金赋予合同当事人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以定金损失为代价。合同中有解约定金约定的,不能强制实际履行。定金处罚并不排除损害赔偿的要求,守约方损失大于定金收益时,违约方仍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关于定金罚则的适用范围。当事人可约定定金作为债权担保,如一方不履行债务,则根据违约情况适用定金罚则。定金数额有限制,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若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与约定不符或有违约情形,根据相关

  • 脚骨折工伤赔偿金额如何确定

    本案为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张某与被告林某发生交通事故,原告要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其医疗费、手术费、残疾器具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营养费等共计一定金额,并要求被告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事实上,原告在人行横道内被被告驾驶的车辆

  • 如何申请双倍定金的返还
  • 违约金与定金罚则能并用吗
  • 能否再适用前合同的定金罚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