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发现微商发布、传送、传播、储存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合法权利的内容,或者发布、传送、传播、储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如分裂国家、贩卖毒品枪支、涉黑涉暴、色情、非法博彩、诈骗等违法内容,以及提交、发布虚假信息,或冒充、利用他人名义的行为,可向当地工商局进行举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根据第十二条规定,经营者在网络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当遵守该法的各项规定。
根据第二十条规定,对于违反上述第八条规定,对商品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或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情况,监督检查部门有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吊销营业执照。
若涉及商家产品或服务问题,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通过维权来投诉退款。
具体情况分为两种:
若投诉与购买的产品有关,可以追溯到平台。可以通过平台来维权。
若购买的产品不是在微商大平台上完成交易的,维权的难度会较大。
若商家所卖商品已经收到,但对商品质量有疑问或要求退款,建议与商家协商处理。若商家不同意退款且涉及金额较大,建议报警处理。
一起商品房销售虚假广告的案例,其中开发商在广告中夸大宣传了商品房的环境设施,购房者入住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广告不符而提起诉讼。开发商以广告非邀约、未对售房内容作出约定及未写入合同为由进行辩护。文章还介绍了商品房虚假广告的含义、形式和内容,包括商品房环境的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商品受到损害时的赔偿问题。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对于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经营者,如果导致消费者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双倍惩罚性赔偿。
向工商局投诉虚假宣传的流程和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虚假宣传,包括信函、传真、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商部门将按照一定流程处理投诉,并在必要时组织调解。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若权益
虚假宣传的法律责任。虚假宣传是经营者在商业活动中发布虚假广告,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准则。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营者、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分别需要承担不同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承担民事责任等。若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真实信息,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