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4-08-2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是什么,你知道法律如何规定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亲自履行、实际履行、全面履行和协作履行
亲自履行原则
根据劳动本身的特点和劳动关系的严肃性和稳定性的需要,劳动合同必须由劳动合同明确规定的当事人亲自履行。劳动合同是特定人之间的合同,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允许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代替履行。
实际履行原则
除非法律和劳动合同另有规定或者客观上已不能履行,当事人应按照劳动的规定完成义务,不能用完成别的义务来代替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双方除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履行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地点、方式,按质、按量地履行全部义务。
协作履行原则
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应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当一方遇到困难时,另一方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力给予帮助,以便双方尽可能地全面履行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劳动合同期满时,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包括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内的劳动者、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女职工等。同时,劳动者违约离职需承担的责任和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的经济补偿也
-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
劳动合同纠纷中的反诉权,包括被告人是否可自行决定是否进行反诉,以及反诉和诉的合并的相关法律规定。同时,文章还详细列举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无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包括劳动者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另外,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
-
员工犯罪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进行赔偿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雇主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进行赔偿,当劳动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二)严重违反雇主的规章制度;(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雇主造成重大损害;(四)同时与其他雇主建立劳动关
-
劳动合同终止有补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情形包括:劳动者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根据法律规定解除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
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何签订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