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劳动者个人主动离职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任何补偿。然而,如果用人单位开除或解雇劳动者,根据不同情况,可能需要支付补偿或赔偿。
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且没有任何合法理由且未支付经济补偿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规定,此行为可视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2个月的本人工资,俗称为2N。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况下解除劳动关系时,若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的计算标准为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本人工资,简称为N。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的情况,并且未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需要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俗称为N+1。
如果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况,并且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则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无需提前通知。不过,用人单位需要提供证据并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应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部门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以下5种情况下迫使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
如果职工遇到上述5种情况,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拒付劳动报酬和补偿金,职工可以在规定的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直至向法院起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