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
时间:2023-11-12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当今的法治社会,你是否也对延迟退休政策有疑问呢?针对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参考,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延迟退休政策的研讨和改革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研讨
经过数月的讨论,“延迟退休政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外界开始猜测它是否会被纳入正在研讨中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多个可靠消息来源显示,这个议题可能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确定。在此之前,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等机构已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提交了各自的养老保险改革方案。随后,人社部与这些方案的设计者进行了会谈,并在养老制度方面达成了多项共识,其中包括延长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和养老金实行并轨。然而,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于2013年10月21日否认了这一说法,称这次会议主要是为了交流和研讨7家研究机构在养老保险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发表具体意见。
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中央递交的“383”改革方案中,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突破口之一。目前,我国男性职工60岁退休,女性职工50岁退休(女性干部55岁退休),而从退休时起就开始领取养老金。面对我国巨大的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成为了现阶段决策层考虑的填补养老金缺口的首选方案之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的梳理,早在2004年,“延迟退休”的话题就开始被提出,自2012年全国“两会”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此前,人社部多次表示将谨慎推进延迟退休,具体方案还未确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国家发改委作为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部门,首次提出了“温和延迟退休”的概念。在2013年11月2日以“养老”为核心主题的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会越来越长,因此延迟退休是迟早的事情。杨宜勇认为,延迟退休不能“一刀切”,可以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例如从2013年开始,退休年龄可以延长一个月,后年则延长两个月,这样可以实现温和的延迟退休。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不续签合同的处理方式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员工合同到期不续签的处理方式,包括用人单位不续签和劳动者不续签两种情况,以及辞退员工的处理方法和劳动合同不续签的举证责任。对于口头辞退的情况,劳动者应要求用人单位提供书面通知并保留交接通知和清单的证据。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除非用人单位
-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
企业可裁员的情形、裁员程序、劳动合同续订的程序以及如何终止劳动合同。企业可在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和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员,裁员时需向工会或全体职工提前说明情况,并遵循一系列程序。劳动合同续订需提前发出通知书,协商签订新合同或延续协议书,并
-
开除期间的工龄计算问题
员工被开除后工龄的计算问题以及可以辞退员工的几种情况。对于被开除的员工,开除期间的工作时间不计入工龄。可以辞退员工的情形包括试用期表现不佳、严重违纪、严重失职、违法兼职、欺诈订立合同、被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工作、不能胜任工作和劳动合同无
-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
用人单位辞退的原因
-
员工离职类型及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