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根据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二)用人单位根据第三十六条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三)用人单位根据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四)用人单位根据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五)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根据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六)根据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根据以下情形,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时,除非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对应前款: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2.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
3. 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触犯第39条和40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续订劳动合同。
对应前款: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时,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当第二个合同期满时,就满足了“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只要劳动者提出续订,用人单位只能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换言之,只要进入第二个合同期,除非劳动者放弃,必然会导致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样的规定旨在遏制劳动合同的短期化,提高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在订立第一次合同时,用人单位不能以一年为最佳选择,除非你一年换一批人;职工中劳动合同到期时段应当拉开距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永久合同:出现法定情形时,仍可以依法解除合同;进行经济性裁员时,只规定优先留用;放宽了经济性裁员的条件。
这些规定的目的除了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外,还考虑了市场经济下企业对劳动力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合理流动的需求。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