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工处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8-19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我们工作中,我们都知道旷工属于严重的劳动违纪的行为,很多用人单位的劳动制度都会对旷工做处罚规定,严重者会被开除。当然我国法律对旷工也有相关的规定,那么旷工处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大家带来“旷工的处罚标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旷工处理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法律依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企业在处理员工旷工行为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 企业应具备规范的考勤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将考勤制度与职工协商制定,并将其公示、下发,并明确告知劳动者考勤的方式及奖惩制度。
- 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勤方式。建议用人单位在设计考勤方式时,应引入劳动者确认的环节,例如劳动者签字确认考勤记录。
事实依据
在处理员工旷工行为时,企业可以收集以下证据:
- 除考勤记录外,企业可以收集其他能证明员工旷工的证据,例如企业内部的视频录像。
- 企业可以与员工进行电话沟通,了解员工不来上班的原因,并注意进行电话录音。
处理程序
企业在处理员工旷工行为时,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 企业可以向劳动者发出书面通知,表明员工已经有多少天无故未到岗上班,并要求员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公司报道。
- 如果员工未按要求回岗,企业可以根据规章制度的相关条款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 在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中,应注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为员工的旷工行为,并确保通知书送达至劳动者。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和程序,企业可以依法处理员工的旷工行为,并避免劳动争议的发生。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
海南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管理规定。该规定旨在加强中外合资、合作及外资企业的劳动管理,保障投资者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实施机构、企业自主权、用工报备、招聘特殊工种、招聘在职职工、未成年人和学生招聘的限制、试用期或培训期、劳动合同等方面,并
-
企业在裁员中的法律义务
企业在裁员过程中的法律义务和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企业裁员需遵循《劳动法》规定,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制定裁员方案需提前向职工说明并征求意见。裁员属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应给予被裁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和医疗补助费有一定规定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了铁路运输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发生在铁路工作区域的犯罪、针对铁路设备和设施的犯罪以及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的犯罪。同时,也详细列举了铁路运输法院在民事案件方面的管辖范围,涉及铁路
-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
工伤保险中的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