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时,劳动者首先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仲裁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纠纷案件经过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都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用人单位不执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对于劳务欠款类的纠纷,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企业严重经营困难的认定可以是法院作出的重整宣告,或者企业提供财务证据证明企业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
根据《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被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并达到当地政府规定的严重困难企业标准的情况下,可以裁减人员。
根据第三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为被裁减的人员提供培训或就业帮助。
根据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确需裁减人员时,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在用人单位确实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减少工资标准,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
减薪必须在劳动合同约定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特定情形下进行。
用人单位不能对员工进行歧视性减薪,只能在整体范围内进行减薪,否则将违法。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
竞业限制仲裁的管辖问题以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件。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处理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竞业限制适用于了解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范围不能任意扩大,必须存在竞争关系且商业秘密范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不可以强制员工停薪休假,工资应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如果企业以休假为由强制停薪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这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