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纠纷如何处理

劳动纠纷如何处理

时间:2024-04-26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390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劳动纠纷如何处理,相信许多人可能只是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具体是怎样的,可能还不太清楚,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劳动纠纷如何处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

1. 协商程序

协商程序是指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直接进行协商,以寻找解决争议的具体方案。在劳动争议中,双方当事人一方为用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此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劳动关系。为消除隔阂,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实践中,很多劳动纠纷都通过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协商得以解决,效果显著。然而,协商程序并非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协商,任何人都不能强迫。

2. 调解程序

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来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他们一般具备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又了解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纠纷。除了与签订、履行集体劳动合同相关的争议外,其他争议均可由本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并且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样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 仲裁程序

仲裁程序是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将纠纷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处理的程序。这一程序既具备劳动争议调解的灵活性和快捷性,又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一种选择程序,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在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

4. 诉讼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83条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常说的打官司。启动诉讼程序是由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作出的判决具备强制执行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 合作协议劳动局管吗
  • 劳务纠纷如何申请法律援助
  • 电子合同原始版仲裁有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