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发生劳动纠纷时该如何证明自己身份

发生劳动纠纷时该如何证明自己身份

时间:2024-04-24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2414
劳动者与单位发生劳动纠纷,可能已经离开了公司或是不能够再回到公司里面,这时候劳动者要维权的话,必须要证明自己曾经是这间公司的员工,然后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支持。如何证明自己身份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仔细讲解。

劳动合同的必备内容

劳动者在到达用人单位后,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要求保留一份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合同的内容要完整。劳动合同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 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关系的期限,工作内容的具体要求,以及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和提供的劳动条件。

2.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同时,劳动合同还应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的社会保险和福利。

3. 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

4.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的责任和后果。

此外,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应多听、多想、多看,参考他人的合同,以确保自己对劳动合同的了解,避免签订口头合同、不完整合同、模糊合同、单方合同,以及一些危险性行业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生死合同。

劳动关系状态在岗的证明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最直接、最有效的证据。然而,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不慎丢失了劳动合同,将导致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劳动合同,以下15条证据的收集可以证明劳动关系:

1. 应聘登记表、入职登记表、录用通知书、面试通知短信等

这些文件和通知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招聘和录用关系。

2. 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

如工作服、出入证、厂牌、工作证、技术认定证书、专业证书年检记录等,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职务身份。

3. 工资单、工资收入证明、社会保险记录单、企业年金单、住房公积金单或其他工资发放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缴纳关系。

4. 打卡记录、考勤记录、加班通知等

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情况。

5.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其他劳动者可以提供证言,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6. 公司内部刊物和公司网站的报道

如果劳动者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或者公司网站上有关劳动者事迹的报道,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7. 工作记录单、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客户业务记录等

这些文件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记录和业务活动。

8. 岗位职责说明书、薪资确认书、调岗通知书、解除通知等

这些文件由公司签字,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岗位职责、薪资确认、调岗和解除关系。

9. 公司或公司工会发出的荣誉证书、奖状、惩罚通知单、工会会员证

这些文件可以证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荣誉、奖励、惩罚和工会会员身份。

10. 工作中的邮件、聊天记录、短信等

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沟通和安排。

11. 与公司领导的谈话、工作情况的录音、录像

这些记录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领导之间的沟通和工作情况。

12. 财务借款单、报销凭证等

这些文件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财务往来。

13. 交警部门调查询问的笔录

如果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工伤,交警部门的调查询问笔录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工伤关系。

14. 劳动监察部门的投诉登记、询问调查笔录等

劳动监察部门的投诉登记和询问调查笔录可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

15. 信用卡账单邮寄地址为单位

如果劳动者的信用卡账单的邮寄地址为用人单位,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

    涉外劳动纠纷案件的处理方法和相关法律规定。涉外劳动关系指劳动合同主体或履行地点具有涉外因素。外国公司在中国不能直接招聘员工,必须通过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开展商业活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外国公司在华分公司招聘中国员工需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其关系受保护。同时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 公司解散要员工辞工吗
  • 劳动合同约定与单方承诺不一致适用有利于劳动者的单方承诺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